深圳中学举行《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发布会

深圳中学 2014-04-16

深圳中学举行《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
发布会

  4月16日上午,深圳中学在先锋中学生国际圆桌会议室举行了《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发布会。有关专家、学者、领导、兄弟学校代表、家长代表参加了发布会。此方案的发布意味着深圳中学的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方案旨在让学生按需选学,学校按需施教,高校按需选材;学生的经历和能力可以换算学分,让学生更有价值地学习,更自由地学习,更高效地学习。
  发布会由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起草组组长、深圳中学校长助理王坚主持。王占宝校长首先通过列举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案例引出我们目前高中教育中存在的弊病——一个目标,一个内容,一个进度,一个难度……一个模子,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需要。王占宝校长指出,《深圳中学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及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的价值就在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这种充分发展体现在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卓越发展;让学生具有“深中思维”,即有适中的宽度,必要的深度。“每一位”则体现了我们对学生个体的具体关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合适的发展。
 
  王占宝校长认为:只有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质的、公平的、自由的选择,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专业精神、审美情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
  王占宝校长还对保障机制做了介绍。为了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学校也设计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比如建立制度、流程、队伍;采用互联网思维,智能化手段;建立放开机制汇聚教育资源;坚持方案的系统设计,持续优化。
  他还说到,改革是深圳的荣誉和骄傲,深圳中学也一直走在不断探索的路上,从提出“学术性”高中的办学定位到创办中国第一所科学高中——深圳科学高中,无不彰显着深中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将会一如既往的肩负起自己的使命,超越自我,面向未来,为国家的教育改革、高中教育品质的提高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担起责任,不负使命。

  《深圳中学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由主方案及若干附件组成,内容涉及课程、实施、评价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课程改革方案。
  在第二阶段,各项目的负责人分别对所负责的项目做了解读。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与课程设置项目组负责人、学术委员会郑向东主任对《深圳中学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进行了解读。基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特质,学校对课程、课程实施、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做了全面的调整。在课程与实施方面有如下突破:学生也能开课程、课程分层又分类、先修自修按需选、经历能力换学分、按需选课空间大、学分修够可毕业、创设平台做中学。在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也呈现出以下突破:量化质性双评价、评价系统智能化、按需选材出路多、深中自己发文凭。

  课程实施与学分评价管理项目负责人、教学处郭胜宏主任对课程设置实施与学分管理方案做了解读。他主要从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与机制、突破与价值三个方面做了介绍。基于学校教育使命和高考政策与高校招生政策的新变化,构建了深中“本校的课程”,本校的课程由基础学术课程和深中文凭课程组成。在课程实施上主要有以下举措: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和学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基于按需选学的课程分层学习、实施选课制下的灵活的教学安排、完善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学分管理、建立反映学习成就的文凭证书评价机制。在课程理念、课程实施、学分和评价方面都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课程资源的开放性、高中教育的独特价值、学分获得途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综合性等。

  学生成长报告项目组负责人、学生处王赫主任对《成长记录报告设计方案》作了解读。她主要从成长记录报告的内容、实施与操作、特点与优势、作用、支持和保证等作了介绍。学生成长记录报告包含四个部分:人生规划、成长经历、师友印象、代表作品。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描述和记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综合素养发展状态。成长记录报告有以下三个特点:未来导向、积极导向、多元导向。成长记录报告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规划人生,学会选择;是促进教师对学生理解的重要平台;是参加高校招生和录取的学生个性化简历;是学生人生的高中阶段的传记,是重要的人生纪念,还是各类评优奖优、颁发深中文凭的依据。学校将会建立学生成长支持系统、“深圳中学学生导师”认证制度等来确保方案的落实。

  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应用平台、信息技术处杜宗宝主任对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应用平台进行了解读。他对评价系统的设计思路、模块组成、突破点做了介绍。基于教师按需施教、学生按需选学、高校按需选材的理念,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够给学生提供四个一:一个个人网络空间,一个个人规划,一个课程报告单,一个成长记录报告单。同时系统还具有6个突破点,通过这些亮点来真正的帮助学生成长。比如智能推荐选课,智能推荐学习资源、添加学习计划,智能推荐相关社团、活动或书籍,智能推荐相关社团、活动或书籍,形成学习互助共同体以及系统连通,数据共享,数据随时调用。

  国际课程处高青主任从国际比较教育的角度对《深圳中学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做了解读。她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实施、课程评价三个维度做了对比研究。从培养目标上来看,深圳中学的新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与具有先进理念的IB文凭课程的培养目标有着高度的契合。从课程结构和实施来看,深圳中学的课程群借鉴了A Level 课程、AP课程、IB文凭课程各自的优点——AP课程中的宽范围和可选择性;IB课程中的分层教学和充分发展学生学业和社交能力;A Level 课程中的单科学习的深度研究。在此基础上,2014级课程实现了学生自主发起课程的权利、课程资源的开发性、学考分离、按需选学、按需施教等方面的创新。在课程评价方面,深中的综合素养评价方案的理念和操作方法与海外大学的评价维度十分契合。

  王坚校长助理对《深圳中学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及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的突破点做了集中介绍。
  在听完各项目负责人的解读之后,到场的媒体、家长也纷纷提出了关心的问题,相关的负责人也做了回应。
  深圳市教科院副院长叶文梓对我校的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到:今天不是一个简单的发布会,它代表的是高中教育的宣言,是深中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的体现,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是对未来高中教育的探索。这个方案体现了对每一位学生差异的关注,体现了对每一个过程的关注,体现了对改善高中教育的梦想的追求。这个方案将会激发出我们很多的自觉:对人生发展的自觉、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责任的自觉、重视高中教育独特性的自觉、实现学生个性发展、最优发展的自觉。他还说到,这个方案的制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和评价,它背后还涉及到管理架构、校园文化、机制建设和资源配置的内容。深中是一个教育的先行者,而不是孤独者、独行者,它充满了正能量,为我们指引着方向。

  经由深圳中学2014级课程建设及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深中将探索更有利于全体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发展的育人模式,不断丰富学术性高中的内涵,服务于创建全球化时代中国卓越的学术性高中的办学目标,为国家的教育改革贡献深中案例,履行深中的社会责任。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未来是需要我们创造的地方。深圳中学正在创造美好的未来。

  方案将进一步征求意见,专家研讨,持续优化。

《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发布会现场

王占宝校长就《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的价值、保障机制等做介绍

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起草组组长、深圳中学校长助理王坚主持发布会

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与课程设置项目组负责人、学术委员会郑向东主任对《深圳中学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做解读

课程实施与学分评价管理项目负责人、教学处郭胜宏主任对课程设置实施与学分管理方案做解读

学生成长报告项目组负责人、学生处王赫主任对《成长记录报告设计方案》作解读

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应用平台、信息技术处杜宗宝主任对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应用平台做解读

国际课程处高青主任从国际比较教育的角度对《深圳中学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做解读

深圳市教科院副院长叶文梓对我校的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给予评价

媒体记者提问

扫一扫分享本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