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魅力,点染你我——整体体系成功举办双语节系列活动

深圳中学 2014-04-17

双语魅力,点染你我——整体体系成功举办双语节系列活动


  2014年3月31日至4月4日,整体体系成功举办了双语节系列活动。在这场语言的盛宴里,同学们享受了思辨的理趣,表达的美妙,书写的魅力和创作的成就。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素养,更是展现了个人风采,培养了综合运用能力。这份激情和欢乐难以抹去,而语言的魅力更是在心中纵情点染。
  活动第一个出场亮相的朋友——辩论赛。初赛关于“情商”和“智商”在现代社会中谁更重要的论题,就激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赢得了广泛参与。每班甄选的两名辩手已经绽放出优越的表达力和敏捷的思辨力,而在4月3日下午举行的辩论决赛中,辩手们更是展现了一次次唇枪舌剑,妙绝全场的雄辩。站在“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正方,经过精心的准备,从定义和举例两个方面,为对方设下圈套,而反方也不甘示弱,据理力争,凭借“成大事者也拘小节”的论据,利用几个尖锐的问题给对方反戈一击。语言奥秘和智慧火花让整个雍睦堂都high起来!
  除了辩论场上的有声魅力,还有无声的典雅的文字魅力——书法比赛。同学们静心凝气,在语文的米字格和英语的单行线上,让笔下活蹦乱跳的文字整齐排列。书写的过程是缓慢的,也绝对是享受的。几百个横竖撇捺打造出一个个舞动的人儿,几百次钩笔慢划勾勒出一排排跳跃的字符。这些都是文字的魅力!这种惜字如金的心情,认真地对待书法文化的精神,也是同学们永生难忘的。
  除了书法,还有英语百词竞赛。面对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单词,同学们挥汗奋笔疾书,称得上“繁琐卷”里话繁琐,似乎要把所有关于单词的记忆信息,狠狠抽出。竞赛是紧张的,这种紧张既在于思索中的紧张艰辛,又在于书写时的与时竞速,这在最大程度地考验了学生单词的熟悉程度,而他们也因此找出差距,收获良多。
  静的魅力涤荡胸怀,动的魅力释放自我。双语节迎来最后的“狂欢”——剧本表演与Talent Show。
  经过同学们之前的编排,在表演环节他们为大家演绎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中的剧目,蕴藉深邃的书目演绎成了生动的现代戏剧。《骆驼祥子》中,有自动驾驶的、会撞车的黄包车;有戴墨镜的、说话时柔时刚的曹先生;有中途去找手枪的、头戴太阳帽的孙侦探;还有嗓音独特、意气风发的小贩和群众。《四世同堂》中,祁家暗淡沉重的气氛变得格外活泼,“人小鬼大”的大赤包一出场就引起同学们的忍俊不禁,而冠家的闹剧更逼真如实。
  Talent Show则让大家从笑语转向了欢歌,沉浸到欣赏音乐的恬静中。在或抒情,或摇滚,有轻快,也有伤感的歌曲风格之中,当单词遇上了音符,也就撞击出别样的美感。歌声在耳旁萦绕,感情在会场荡漾。音乐,让身心获得了平静;而英语,使这种美妙插上了文化的翅膀。
  双语节就在最后一首——《If I let you go》歌曲中落下了帷幕。这次活动的成功,是同学们追求语言魅力的热忱和超越自我的努力造就的。而所有精彩,将保存在我们可爱的记忆中。最后,我们真想要大声喊出:“双语节,how can I let you go?”。
                                                      

   整体教育实验体系
                                                         2014年4月16日

辩论赛最佳应变奖得主:范浩洋

学生的才艺秀

硬笔书法获奖作品

 

学生活动感受:


初二(16)班   叶钧泽
  4月4日在东校区雍睦堂,我们整体实验体系初一初二全体同学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双语节戏剧表演和Talent Show。此次节目的主要策划人员是初一的李思俞、方若兰,初二的张润嘉、叶钧泽。初一的节目主要由李思俞、方若兰负责,初二的节目主要由张润嘉、叶钧泽负责,游戏组由初一的同学负责,舞台音响组由初二的江知远等同学负责,我们还招募了志愿者参与维持现场秩序。
  通过对数个计划的筛选,我们确定了最终方案,直到整个策划的游戏完美结束后,我们都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主持人的串词以及整个节目单的确定,大部分都由叶钧泽、张润嘉共同完成。初一两位主持非常大方,她们负责的猜词游戏也很是出彩。由于时间比较仓促,节目准备不够充分、经验也不足,今后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在准备阶段钟茜老师、郭珈老师等给了我们不少指导。而整个双语节的活动安排和统筹离不开语文组的秦竹梅老师、李幸老师、沈婷老师以及英语科组的各位老师的指导。在双语节前两天的中午,我们在雍睦堂进行了排练,姚欢老师和吴戈老师牺牲了午休时间全程参与,还有饶晓星老师还客串了我们的节目,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

初二(16)班   刘亦莼
  这次为期一周的双语节内容可以说是十分丰富多彩,也给很多同学一个展现自己风采的平台。而我在其中参加的活动也应该算是比较多的,有戏剧表演、辩论、talent show等。这次双语节与其说是一次提高自己语文和英语的机会,倒不如说是对自己的一种综合锻炼。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更好地诘问、反驳甚至是为难对手,如何将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表达出来。在排练剧本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演技,如何做到走到台上而尽力不忘词,如何在接到一个饱受人诟病的角色还继续不卑不亢地好好演。在准备talent show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唱歌做到不会让人捂耳朵,如何与另一位表演者有默契地合作,如何有勇气拿起麦克风。而写到最后我发现,书法我真不擅长,以上这三项的共同点我倒是能符合——嗓门大,气势足。
      
   初二(17)班   张泽惠
  双语时节说双语
  鸽子灰的天空,溅起的水花,一个不冷不热的季节。
    双语周的序幕就在这种背景下拉开。
  第一项便是硬笔书法比赛。一纸琵琶语,泣辛酸别离。有人写下柳絮般的娇小灵动,有人下笔却是苍凉遒劲;有人随意的一挥而就,有人却狂草书山河。誊抄一篇千古绝唱,让这些满脑子理科的学生们体会一番古韵的空灵透澈,体会一番汉字惊心动魄的美。
  英语书写比赛和词汇比拼随即而来。从泱泱华夏到英伦风格,不得不佩服一下同学们的接受能力啊……
  周三下午,一场辩论。作为正方队长兼大(一)辩,从最开始的分组到结束,可谓是参与最完整的人之一。可以说,因为联系方式和时间等问题,我们五个人只在分组时全员集合过一次,然后就是在场上。虽说辩论过程中穿插着很多范浩洋同学无限机智而且笑翻全场的反驳,但结束后,心情还是灰暗的跟天空一样,这种辩法若是能赢那只能说明老天太眷顾了。事实证明,老天真的很眷顾我们……
  事先的唯一一次三人模拟辩论,虽然人少,但有外援李爽和潘亦凌的陪伴,事先强调过无数次的定义,是翻遍了字典百度得出的;组员各种分工,甚至各项论点在何时提出都有着详细的规划。然后现场上辩手们的从容不迫,虽然紧张却是紧扣辩题:二辩的口齿伶俐,三辩的随机应变,四辩的言之有理,五辩的侃侃而谈,在我看来,无一不比对方翻来覆去一句“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方问题”强上许多倍。自豪和荣耀感油然而生,尤其是赛后我说当初从来没有想过会赢,而李爽一句:“我从来没有想过你们会输”时。
  或许我的潜意识里,也没有想过我们会输。
  双语周的帷幕就在这种背景下合上,但它的光芒撕裂了雨幕,撑起了一篇澄澈的蓝天。

 

 

扫一扫分享本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