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 2010-11-23
享受,语文之美
——实验体系张玄同学在11月22日全校集会上的演讲
作者:张 玄
2010/11/22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我叫张玄,是实验体系高二年级的学生,很荣幸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语文学习的收获和快乐。
深中的课程多姿多彩,我最喜爱也最擅长的科目当属语文。当然我从小也就不对这一门课有什么反感情绪,不过不反感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的语文成绩并不差,偶尔还能得到老师的赞赏。但是,直到上了高中我才真正爱上了这门伟大的学科。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入学第一节语文课,虽然我的老师只讲了《静女》的前两句,但是我却在这节课上死心塌地的拜倒在语文的石榴裙下,发自内心的爱上了她。
那节课让我明白:语文不仅是那精彩的45分钟,是盛唐的诗、两宋的词,语文还是今日窗外和煦的暖阳,是季羡林笔下小小的庭院高高的院墙;语文是林海音笔下英子所扮演的小麻雀,也是王朔笔下的方枪枪;语文是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荷马史诗》,也是方文山的满地菊花香;她是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也是奥巴马的风度;是“春暖花开”、是“青春万岁”、是顾城的黑眼睛,也是我们顺口歪出的几句小诗,灵机一动的幽默;是杜甫的忧国忧民、沉郁顿挫,也是我在人人网上的文字和生活。她是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途径,是我的思考的载体,是我的表达,是我们的交流,甚至她就是我们自己。我爱她,绝不是因为有一天我要在考场上遇见她,而是因为她跟我的距离如此之近,她在图书馆里显得有些娇羞,在生活中却如此活泼,我爱她,也因为她那无穷无尽的美。
语文之美无处不在。它们就好像一个个小精灵,调皮的和你捉迷藏,等着你去找寻,等着你去发现。他们就藏在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的眉间,在王琦瑶看破尘世的眼里,在一字排开的几枚铜钱之中,在程蝶衣的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境界之内。这是如此精彩的大千世界,是如此充满魅力的奇妙旅程!“学海无涯苦作舟“只强调了学习的孤独,枯燥和辛苦,却忽略掉了在挖掘中发现,在发现中震撼,在震撼中能给人带来的满足与幸福!我爱语文,因为她给了我一个世界,因为她让我在这其中呼吸、成长,因为她让我懂得学习的真正含义,她让我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我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渴望。
语文课为我提供了一个绝妙的平台来与大家讨论、与大家一同发掘语文的神秘世界。语文课就好像探险路上必不可少的手电筒与指南针。老师虽然在课上不是主角,却是我们语文探索道路上重要的引路人。她为我们介绍语文世界,我们再与她分享我们心中的感悟。老师从不否定我们的想法,课堂上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有道理的答案。我们常常在课上激烈的辩论,思想碰撞的火花让每一个人全情的投入。我们学会了以理服人,学会倾听不同的观点,学会取舍,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表达。我们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发现了探究学习的乐趣。
课堂上放映的《霸王别姬》让我第一次体会到电影语言的魅力。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高中前,文字是我了解语文的唯一渠道,而现在,我的老师让我从一种定式思维中跳出来,学会用新的逻辑来思考。于是我明白了,电影是用画面讲述故事,文学作品就是一个用文字表达画面的过程。《绿里奇迹》,《霸王别姬》,《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我像一枚干燥的海绵,被投入了声音和光影的海洋。每每写作之中,我都能感觉到那些光影奇迹在我的眼皮下流动。这种学习方式让我学会形象的思考和表达,看的越多,想的越多,发现也就越多。我一直沉浸在这发现的乐趣中,到现在,一点都不觉得烦闷。
记得高一时候的一次语文课,我们放下了讲了一半的《离骚》,开始“歪楼”,歪着歪着老师不知怎的讲到了“长恨歌”这三个字。不久,我就在逛图书馆的时候无意在中国现代小说堆中瞥见了这本书,作者王安忆。借回家一看就放不下来,竟然五个小时刷完了这本三十万字的书。第一次熬夜到三点的我在合上书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一种莫名的感动在胸中涌动,让我迟迟合不上眼,怀抱着一种奇妙的幸福感,我,平生第一次失眠了。
当大家还在考虑第二学段语文素养到底要写什么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下笔,写这一本对我意义非凡的小说。
“她是上海啊!却早已不是那个上海。以前的她,是上海,是那个流光溢彩的时尚中心——伤害,刺激新鲜的,空气中巴黎香水气味久久不散,周璇吟唱《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的上海。五十四岁的王琦瑶,是上海,是老上海。泛黄的老照片,有细微裂纹的海报,《美丽牌》香烟,这是老上海。是被记录在胶片电影,黑胶唱片里的老上海。她褪去万千浮华,坐的端正,着一字裙的修长小腿微斜15度……这沉稳的,典雅多姿的美,就是她,王琦瑶。她成年累月的美折服了老克腊,年轻人和这70,80年代。她是一杯藏了多年的女儿红。“余香袅袅,不绝如缕。”
这是我当年一时激动写下的语文素养中的其中一段。我试图用自己的语言还原一个上海,于是在里面得到了至高的乐趣——用笔,还原那些被封存在文字琥珀中的不朽画面。
后来和罗亦龙学长一起创立了涅槃,开始做文化版的工作。这份工作无疑是给我了一个完美的平台让我输出我对语文的理解以及我心中涌动的情感体悟,高强度的写作练习训练了我的写作技巧与阅读速度。我喜欢写一些自说自话的小习作,进入高二以后,有时为学弟学妹们讲课的方式让我学会总结反思重新体会自己的成长历程。
我就这样在语文的世界中前行,越走越深,越走越远。我们,用语文给我们的寻找美的眼睛在生活中寻找话题,寻找美丽,寻找碰撞。语文课像是大学课堂中的“seminar”,她绝不枯燥乏味也不高高在上,我们的思维真正的从书本中扩展出来,走进了多彩的世界。书本中,书本外,我们收放自如。语文之于我就是那最贴心的知己,是在一个舒适的日子,不带功利,读一本书,在静谧中走近、享受,我们自己。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