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美思你”大赛公告

深圳中学 2015-02-06

第二届“美思你”大赛公告

学习的本质不在于把自己变成一个知识的收纳桶,而应该是理解思想,学会思维,解决问题,创造新知。学习的过程不应该像工厂里流水操作,而应该是认识世界,丰富经历,享受过程,收获惊喜。

深圳中学《学科思维和审美》课题组以”学科思维和审美”为研究内容,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为目标,开创了“美思你”微信平台,并于2014年12月组织了第一届“美思你”数学大赛。本次比赛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关注,提交了非常优秀的学生作品。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重视学科思维和学科审美,享受学科学习带来的快乐,课题组决定将在2015年2月底至3月份举行第二届“美思你”大赛。

大赛分成美思•命题和美思•解题两部分,现将具体安排预告如下:

美思•命题

一、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发生的具体过程。通过让学生编写美思问题,引领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由被动的答题者转变成主动的问题设计者的角色变换中,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二、参赛对象

小学生(A组)

初中生(B组)

三、设计要求

(一)设计形式:以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涉及的某一思想、思维方法或知识为立足点,编写一个新颖、独特、体现该学科特色的问题。


(二)问题内容:不限学科;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内容均可。

(三)参赛文本分两部分:问题部分和点评部分;

问题:问题的取材尽量源自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具有亲和力;解答不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问题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描述简洁,字数控制在600字以内;命题的正文部分不能出现命题者的学校和姓名等信息。

点评:点评包含参考答案命题思路(出题的目的或体现了所涉及学科的哪一个思维特点)。

命题形式请参考“美思你”微信平台上每周五推出的美思问题(详见以下附件《“美思•命题”范例》。


(四)问题设计可以原创,也可以改编;若改编,则请标明出处;

(五)提交word文档,文档以学科、学校、班级及姓名等信息命名(例如:数学深圳中学初一9班xxx)。

(六)2月27日开始提交命题作品,3月16日下午6点截止;提交方法为:进入深中官网,点击如下的浮动图标(注册或会员登录),进入后按要求提交。


美思•解题

一、活动主题

激活学科思维,享受学习乐趣。

二、参赛对象

小学生(A组)

初中生(B组)

三、竞赛内容

参考美国“青年物理学家”竞赛的形式,以物理问题为竞赛内容。试题主要涉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经过适当简化,有广阔的思考空间,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四、竞赛时间

1、2015年2月27日:“美思•解题”比赛初赛

2、具体时间等通知:“美思•解题”比赛复赛

五、活动安排

1、初赛:初赛试题于2月27日由“美思你”微信平台通过美思栏目发出《美思问题 物理题6》;采用开卷提交答案的方式。根据学生反馈的答案,进行筛选甄别,挑选出若干名同学进入复赛。

2、培训:对入选的同学进行学科培训;通过培训,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同时增进学生间互相了解,为学生组队提供信息帮助。

3、组队:入选的同学自由组队,每队3人;并以团队形式参加复赛。

4、复赛:复赛试题为2题,每队任选其中1题作答;作品形式为一篇论文

本次比赛为“美思•命题”设置最佳命题奖、审美体验奖、杰出创意奖和命题优秀奖;为“美思•解题”设置解题智慧奖、解题能手奖和解题优秀奖。获奖同学将与家长一起参加在深圳中学举行的颁奖典礼。颁奖典礼后,由深中优秀学长组织的“卓越成长交流营”活动将邀请与会学生参加,家长则参加由深中名师、优秀家长组织的“教育智慧分享”活动。

深圳中学

《学科思维和审美》课题组

2015年2月2日

附:“美思•命题”范例

【美思•问题】初中语文

读故事,给诗句嵌入适当的词语: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于是,三人在两句中间各加入了一个字。苏东坡说:“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黄山谷说:“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那么,你认为“轻风___细柳,淡月___梅花。”填入什么词语能成为五言诗句?请说明理由。

【美思•点评】初中语文

【思路】

炼字,即锤炼词语,指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选出最精彩、最妥帖、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古代诗人为了使自己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常常会“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诗歌史上有太多这样的典故,比如贾岛的“推、敲”,比如《红楼梦》中香菱对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夸赞,再比如王安石经过十多次修改才定型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

在我们的常规学习中,对炼字的考察通常以以下形式出现: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2.这句诗中用得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字?3.这个字换成那个字怎么样?哪个字更好?我们的回答也可以遵循一定的套路来进行,先解释字的含义,然后分析这个字的存在使全句呈现什么样的景象,产生何等意境,传达怎样的情感等等。

在本次的美思你问题中,原诗句中本身就丰富的画面感:轻风细柳,风姿绰约,淡月梅花,疏影横斜,而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道题目,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引发他们在诗句描绘的景物中联想和想象,在独特的“写诗”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美思•问题】初中数学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美―黄金率

同学们先做一做,研究以下几个有趣的数学小问题:

(1).求.

(2). 在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中,求底边长与腰长之比.

(3). 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Fibonacci)研究过这样一个有趣问题:兔子出生以后两个月就能每月生小兔,若每次不多不少恰好生一对(一雌一雄),假如刚开始有初生的小兔一对,试问一年以后共有多少对兔子(假设兔子都能成活)?如果我们把每月的兔子(对)数排成一列数,得到数列1,1,2,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 ……

有趣的是相邻两项前一项比后一项的比值当n无限增加时,趋近于同一个常数,试求之。

……

通过研究,同学们最终将发现以上问题的结论都是同一个数 --黄金数,它也叫黄金分割、黄金率。在数学上定义: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取其小数点后三位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柔和,因此称为黄金分割,它是古希腊几何学的明珠。

它在美学、艺术、建筑等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古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塔都可以发现与黄金比有联系的数据,再如二胡演奏中的“千金”分弦,若符合黄金比,音调最优美,人体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若符合黄金比,身段最漂亮,古希腊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和太阳神阿波罗的塑像都采用了这种身段比。

请你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美―黄金率。请提出你设计的独特“黄金率”问题及解决你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策略。谢谢你的智慧与分享!


【美思·点评】初中数学


思路:

生活中的数学美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正是我们美思问题的衷旨!因此本期问题我们先从代数,几何图形,及经典的斐波那契(Fibonacci)系列问题三方面分别设计了3个与黄金率有关的有趣小问题,殊途同归指向同一个数――黄金率,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黄金率是古希腊几何学的明珠。它在美学、艺术、建筑等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我们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或图案往往十分漂亮美丽!故称为“黄金分割”!比如古埃及金字塔的外形及内部多维空间的构造;法国巴黎埃菲尔塔的设计都可以发现其中的黄金比。再比如二胡演奏中的“千金”分弦,若符合黄金比,弹出来的音调最优美;我国古代美男潘安、宋玉不仅面容俊美,最关键的美还在于他的身材符合黄金分割比。人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若肚脐到脚跟的长度比人体的总长比值为0.618,那就符合黄金比,此人身段也最漂亮。古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和太阳神阿波罗的塑像都采用了这种身段比,因此不同身高的智慧美女一定会通过黄金比的计算,可以调节所需高跟鞋的高度,达到视觉黄金美的效果。

由此,我们想进一步启发学生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美―黄金率。引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思维,能主动地去设计独特的“黄金率”美思问题。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去热爱生活中的数学美!

扫一扫分享本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