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辩论社在世中辩和南粤杯比赛中接连斩获佳绩

2019-01-02

 

世中辩


20191213日至1219日,我校DebateSociety辩论社派出7名队员前往马来西亚泰莱大学(湖畔校区),参加2018年世界中学生华语辩论公开赛。经过多日角逐,我校辩论队小组赛三战全胜,以O组第一名晋级32强。在随后的3216强的淘汰赛中,遗憾告负,最终以32强的成绩结束了本次比赛。熊南熙、王樯两位同学在四场比赛中各获两次“最佳辩手”。

最佳辩手 王樯

世界中学生华语辩论公开赛的前身为精英杯亚洲中学华语辩论公开赛。后者在过去十年,不间断为亚洲中学辩手提供了优质的交流平台。本次世界中学生华语辩论公开赛由马来西亚青年团结运动组织主办,以“世界巅峰交汇,精英辩动全球”为主题,旨在提高全球华裔与非华裔学习华语的兴趣,促进世界中学生辩论专业之间的交流,强化世界中学生对时事与哲理的判断与推论,提供世界中学一个公正的学术交流平台。

本次比赛规模与参赛人数再创新高,参赛队伍包括中国大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的64只队伍。

1213-1215日的小组赛中,深中辩论队围绕“人生的有限是/不是一种悲哀”、“历史的进程更取决于必然规律/偶然因素”、“马来西亚应该赋予反贪会独立的提控权”三个辩题,分别和马六甲公教国民型华文中学、柔佛新山丽宁国中、雪兰莪巴生光华独立中学展开交锋,以6:39:07:2的比分连胜三场挺进淘汰赛。在1216日的32强淘汰赛中,围绕着“自媒体时代,让人们更具批判思维/随波逐流”这一辩题,我校经过激战,最终不敌墨尔本格伦韦弗利中学,遗憾止步32强。

比赛现场

这是深中辩论队首次参加世界中学生华语辩论公开赛。在备赛阶段,七名同学讨论辩题直至深夜,具备极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及认真的学术态度。比赛期间,他们认真听取评审的建议和意见,收获了许多课外的知识。他们认真与辩论对手切磋,学到了很多辩论技巧,收获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感谢学校各级领导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语文科组的支持与指导老师、教练的付出!特别感谢深中校友万华明学长在比赛期间的指导!希望所有深中华语辩论队的同学都能在本次比赛中有所收获,更期待深中辩论队的各位同学在辩论生涯中收获更多精彩!

 

参赛队员:熊南熙、王伯元、周思祚、王樯、谢雨菲、周云瀚、刘宇平

校内指导老师:刘畅、袁龄

校外教练:李金霖

 

 前期备赛

赛前模辩.jpg

 赛前模辩


参赛感想

 

【王伯元】

华语辩论一场为四人,我认为极为重要的那就是合作。个人能力强并不能为队伍添彩,也许会成为累赘。这里的合作当然也不仅仅是指赛场上的合作,而是出一辩稿,讨论,出套题,做攻防,乃至思想上的统一,这估计才只是能打赢一场比赛的前提。看到最后一天,我们几人几乎可以看作一体时,心间涌着不尽感动。

【熊南熙】

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绚烂,思索了些本不会思考的东西,从人生的有限是不是悲哀,到历史的进程与偶然因素和必然规律的深层次的联系,再到反贪会该不该被赋予独立的提控权,再到自媒体时代的批判思维与随波逐流,已经有了很多惊喜,很大进步,与辩论的相遇,真美。

【王樯】

 辩证的思考与包容的思维。准备辩题的过程中,重复最多的过程就是不断找出漏洞,再不断解决漏洞。不管面对一个自己认为多优秀,多有道理的论点,都要努力找出其中的漏洞。同样,不论是如何看似无法弥补的漏洞,都要想办法讲其解释清楚。而在面对一些乍一听似乎完全没有道理,或者与常理不符的观点,也要努力尝试着理解其中的逻辑,在看似荒谬的框架中解释问题。

精炼的表达和真诚的挚友。高强度的赛程,会给人带来高度的压力,加上辩论本身就是一个语言的赛场,在讨论的过程中,冲突是常有的事,但也是在冲突中,才能更好更快速了解彼此思维的异同。在一次次冲突中,表达与理解是主要内容,不断精炼自己的语言,以求能够清晰表达,又在无数次和解之后更进一步了解对方。

在思想的拉锯与语言的博弈中,发现了自己。

 

【周云瀚】

在这次世中辩中,我收获了许多。为时两周的紧密准备中,我们和另外六位队友在学长和老师的帮助下,不断探究辩题,确定定义再推翻,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问题,使我对"逻辑"这个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就从我所准备的一个辩题,历史的进程由必然还是偶然决定来说,我们先准备否定必然对历史的影响并准备良久,结果逻辑链推到深处发现不成立,因为我们漏算了内在必然规律是必然存在的,于是只好推倒重来。在确定了逻辑后又在与别的队伍的模拟辩论中被一直压着打,便和队友连夜补强逻辑,最后在第二天以全胜战胜了对手。一场胜利背后是一周的准备和数次全部放弃旧论重来,为了找到有明确史书记载的例子也十分困难,正印证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

【谢雨菲】

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当然是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辩论队模辩以及正式比赛的经历。土豆学长(教练)有一句话说得好:“打再多的队内模辩,也不如与其他辩论队交锋更能发现问题。”记得第一次与其他队伍打模辩时,我在质询时直接没有给对面解释的机会,好好的问答变成了我一个人的发言。而到最后一场比赛时,虽然也没有发挥的很出色,但我至少掌握了质询的基本技巧,也学会了如何记笔记,以及如何按笔记的顺序讲下去。

【周思祚】

世中辩的途中遭遇了很多我们之前尚未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但我们都挺过去了。在一次次的模辩与比赛中,我们也积累了无数的经验。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明显的,一次次的练习都成为了我们宝贵的人生财富。也正是因为我们全队的拼搏精神,才让我们能在这次比赛中如此有收获。我想,这也是我们值得去珍惜的。



 南粤杯

20191215-16日,我校DebateSociety辩论社派出6名队员2018年第一届“南粤杯”高中生华语辩论邀请赛。经过小组赛、半决赛,过关斩将后,我校辩论队获得亚军,李若轩同学每场获得“最佳辩手”,并在决赛获得“全程最佳辩手”称号。

全场最佳辩手 李若轩

该赛事由罗湖外语学校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口语传播实训与研究中心协办,并有来自中山和东莞的学校参赛。含金量十足的评委,实力强劲的对手,辩论队成员在本次赛事中收获良多。



经过赛前抽签和激烈的角逐,我校辩论队依次对战深圳外国语学校、第三高级中学,分别以5:39:0赢得比赛,最终在决赛“辩论有用/无用”辩题中以反方持方对战罗湖外语学校,比分为7:7平,最后根据新国辩评绝制度,我校辩论队以商议票2:3憾获亚军。

 

参赛队员:李若轩、庄东霖、张韫文、刘晓函、徐若轩、王宏勋

校内指导老师:刘畅、袁龄

校外教练:李金霖


扫一扫分享本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