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军训——这场人生必修课,我们完成了!

2018-12-04

image.png

军训课程是国家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1119-23日高一学生赴育新学校开展为期五天的军训。

 image.png

image.png

1119日早晨6点,天还蒙蒙亮,全体高一学生便到校集合,统一乘车前往育新学校,开始高中生涯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队伍便到达育新学校。严明的纪律、整齐的队伍、严格的作息时间让同学们立刻感受到了军训严肃的氛围。

 image.png

在五天的时间里,同学们经历了原地间科目训练、齐行进与立定训练、跑步行进与立定训练、正步行进与立定训练、军体拳、整理内务等方面的训练。他们需要走出舒适区,开始接受挑战。

 

深中学生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在走独木桥时,能够克服畏惧心理,大胆迈步;在翻越障碍墙时,能够一冲而上;在石子地上匍匐前进时,能够克服疼痛,勇往直前;在划龙舟时,能够齐心协力……渐渐地,学生的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和教官有了更多的交流,此时,他们是真正的享受军训了。

 image.png

在此期间,为丰富学生的军训生活,给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学校举办了一场军训文艺晚会,每个班级的同学都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节目,班级合唱、乐器演奏、歌舞表演、小品,形式多样的节目点燃了学生的热情,当学长团突袭晚会现场,为学弟学妹带来《撑腰舞》时,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赵志伟老师也为同学们高歌一曲,精彩的演唱受到了同学们热烈响应。

 image.png

烧烤活动也是很受学生的欢迎,刚好当天晚上降温,学生们围绕在火炉旁,一起烧烤,一起分享,让人心里充满了温暖。

 image.png

1123日中午,同学们齐聚训练场展示五天的军训成果。看着同学们整齐的着装、笔挺的腰板、整齐的队形、稳健的步伐、嘹亮的口号,老师们都感受到同学们的飒爽英姿,成长似乎就在一瞬间。

 image.png

高一(8)班夏振杰作为学生代表做了发言,他对育新学校、教官、班主任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也分享了自己在军训期间的体验和收获。他的分享铿锵有力,收到了热烈的掌声。

 image.png

在军训期间,朱华伟校长专门到育新学校看望同学们,鼓励大家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用心体验军训,收获更多的成长。班主任也全程跟随同学们,每天训练的时候,班主任都会到场给同学们鼓励、拍照,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及时的帮助。

 image.png

朱华伟校长看望军训的同学们

五天的时间很快结束,同学们在军训中收获了很多,有经历就有成长,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军训期间的习惯、感悟坚持下去,正如夏振杰同学在发言中说道的:“当我们踏着最整齐的正步,喊着最响亮的口号接受检阅的那一刻,我们都成为了最好的自己。五天的军训生活即将结束,离开了这里,我们不应丢掉在军训中学到的东西,而要将军队的飒爽风气、军人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品格带入我们的生活中,在学习上遇到瓶颈时不要气馁,努力突破自我。在生活中行动应更加高效,雷厉风行。愿这次军训能在我们高中三年的生活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帮助我们翻山越岭,克服困难,在艰难中前进,在磨砺中成长。”

 image.png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在同学们的分享中体会军训的收获……

 

高一(7)班 何子炎

这次军训,就像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化的碰撞,一种是深中的自由、民主,另一种则是军营里的严肃与认真。军训,是一支由艰苦、汗水与毅力共同奏响的赞歌,它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军人的品质。在一次次教官的训话和长达十几分钟的正规军姿中,我们抛下了以往自私的个人主义。起初同学们都很不习惯,时常在军姿时乱动,但只要有一个人犯了错,整个集体都会受罚。因此,我们整体的纪律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到后来,就算是全身酸痛、双腿发麻,每一位同学也会默默坚持,毫无怨言。一遍又一遍的正步,让我们变得更加有默契,团结一心。

在障碍跑和匍匐前进中,许多同学的手臂被坚硬的沙石划破,但他们只是咬着牙,依然坚强的向前。这,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力。严格的军事化的管理和生活,锻炼了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强化了我们的时间观念,提升了我们的综合素养。

“军井未掘,将不言渴。军灶未开,将不言饿。雨不披蓑,雪不穿裘。将士冷暖,永记我心!”这短短的16个字体现的是军人崇高的品质和素养。军人是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之一,他们保家卫国,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而中国军人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我为强大的祖国而自豪!

 

高一(8)班 夏振杰

首先感谢育新学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感谢教官们陪伴我们风吹日晒,不辞辛苦地训练,还要感谢班主任老师给我们送来温暖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在磨砺中成长。

周一早晨,我们揉着惺忪的睡眼踏入了育新学校的大门,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地方,我感受到这里的一切都在有规律地进行着,然而我们初来乍到时不整齐的队列、喧闹的聊天声仿佛打破了这里的秩序,在如此严肃的环境中颇显突兀。

于是,教官便以军人的标准,用他严厉的神情和洪亮的声音要求我们的一言一行。离开了家里和深中校园里的舒适环境,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反差。坚持站军姿和维持坐姿让我的脚部发麻,腿部疼痛。我曾想过放弃,我的脑海里有一个声音在说:“就稍微动一下,放松一下自己吧。”但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教官所说的:“听从指挥,全力以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于是,当微风轻拂于我的脸庞上时,我便积极地说服自己,这是在锻炼我的身体,改变我驼背弓腰的不精神的面貌,磨练我的意志。身边的许多同学也和我一样,逐渐将军训看作成一种试炼而认真对待起来,我们的队伍也就变得更加整齐划一,安静而高效了。

在紧张而专注的队列训练之余,我们的团队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进行战术障碍翻越时,我们抱着枪在沙地中艰难地匍匐前进,许多同学的手臂被粗糙的沙土和坚硬的岩石磨破,但他们还是咬着牙坚定地爬过去了。在团体划船项目中,我们的队员在船上也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和纪律性,我们喊着口令,齐心协力地推动船在水中前行。这些活动磨平了我们的棱角,消灭了自由散漫,使我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也令我们懂得在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在想要松懈时控制自我,尽全力完成教官给予的任务,为团队争得荣耀。

然而有时,我们没有担起在团队中的那一份责任。站军姿时动了一下,队列行进时手臂没有抬高,脚尖没有蹦直,破坏了钢铁般的纪律。那么此时我们就在给整个集体抹黑,这让我们更加重视起集体荣誉感。在每个人都渐渐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团队中时,不知不觉间,这个团队将变得更加具有凝聚力。

当我们踏着最整齐的正步,喊着最响亮的口号接受检阅的那一刻,我们都成为了最好的自己。五天的军训生活即将结束,离开了这里,我们不应丢掉在军训中学到的东西,而要将军队的飒爽风气、军人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品格带入我们的生活中,在学习上遇到瓶颈时不要气馁,努力突破自我。在生活中行动应更加高效,雷厉风行。愿这次军训能在我们高中三年的生活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帮助我们翻山越岭,克服困难,在艰难中前进,在磨砺中成长。

 

高一(9)班黄鑫

初来的两天里,不适与痛苦并存,脚跟与小腿的麻木一点点侵蚀我的毅力。我想放弃——但既来之,则安之!我既然已成为了旗手,就算千辛万苦也得咬牙坚持。接下来五天的训练中,我不止一次看到总教官激励我们时充满希冀的目光,我不止一次听见教官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时爽朗的笑声。我不忍,我不忍轻易放弃。我不想,就此虚度高中第一次军训。

于是,我扛起了属于九连的旗,我扛起了属于小九窝的荣誉。

来到育新,我们不再是单独的个人,就如总教官所说,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深圳中学!这是多么荣耀的称号。我们摒弃了“想法”“我认为”,此时此刻,我们绝对服从,集体成为我们的代名词。七百多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一切困难。五天的付出,就连每一滴汗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高一(10)班龚劭鲲

渐渐地,我们习惯于每日的训练,慢慢寻找到乐趣。记得战术障碍爬行时,许多同学的手都被沙子磨破了,但没有人叫苦叫累。记得划龙舟时的齐心协力、走卢沟桥时的紧张、翻墙、烧烤、联欢晚会……这几天的各种事都在我眼前浮现,我不再总是倒数离开的日子,反而珍惜训练的每一天。

还记得教官在草地上与我们促膝长谈,说起他当兵时的种种经历。我被深深触动了。站在中国最前线的战士们过着比我们苦千百倍的生活,但他们却从无怨言,那生活在富足环境中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高一(13)班林子一

山没有悬崖峭壁就不再险峻;海没有惊涛骇浪就不再壮阔;河没有跌宕起伏就不再壮丽;人生没有挫折磨难就不再坚强。同学们,这五天的军训,虽苦虽累,但健壮了我们的体魄,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增强了我们的信念,使我们更坚定、更顽强、更有毅力与血气!

同学们,军训教给我们的不是整齐划一的分列式,不是叠成豆腐块的方正被子,更不是震天响的口号和军体拳。军训教会我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凡事竭尽全力的精神;一种永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一种军人的铁血与坚守;一种爱国爱民的情怀。这些宝贵的品质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必将有更多艰难困苦。这时候,想想高一的那次军训,是怎样在剧痛中一步一个脚印,在血汗中咬牙坚持,在崩溃的边缘重获新生的!

 

高一(14)班肖茵琪

在短短五天的军训生活中,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感受。还记得那第一次与教官相遇时的忐忑吗?还记得那第一次整理内务时的茫然吗?还有那第一次背水壶,第一次穿军鞋。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多年以后的美好回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障碍区。梅花桩、独木桥,这看似轻松有趣的项目做起来确实真的难。除了考验个人能力,对于跟多同学来说,这还考验着团队能力。在翻越障碍中,有些同学甘做防护,有些同学为在完成任务的同学呐喊加油。在互相支持中,我们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集体的凝聚力在这次军训中得到大大提高,我们是一家人。

除了集体意识,在日常训练中,我们有很多不一样的体会。站军姿磨练着我们的毅力,不同于学校的较舒适环境;正步走则是自我管理能力,控制着自己的节奏,跟随着同学的步伐;喊口号是精气神的表现,有了精神,才有了一个人的气魄。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不再只满足于成绩的提高,更多的是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一(16)班真悦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拖着行李箱离开的时刻也还历历在目。五天的军训生活,本以为是漫长的,却是一眨眼就过去了。回首,这五天教给我的,是“把事情做好”的意义。

想起过去军训时,哪怕只是对正后放手的动作,也要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把手拍得红肿。那时,别的班在休息了,我们还在练。军训,总是枯燥机械的。

高中的第一次军训,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并没有反反复复的练习,没有炎炎烈日下的蹲姿。军训,在放松的唠嗑,望天的发呆中悄然而过。

我问教官,为什么我们的训练量这样少。他先是哭笑不得,问我是不是还想找虐。“你们做得挺好的,没有必要练太多,”他挠挠头,“其实做好了就行了。”

那时我突然想起儿时,爸爸让我扫地。我浑水摸鱼半天,随便应付一下,胡乱扫了扫。爸爸检查后,让我再扫,于是我又是磨磨蹭蹭了很久。说是在扫,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注意力都飞电视上去了。最后爸爸让我停下来,很严肃,他说他希望的是我真的把事情做好。扫地虽小,也有门道,扫得又快又好也需要思考与尝试。他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事情的“做好”是结果与过程的综合。无论是走崎岖小路还是行康庄大道,无论是磨磨唧唧还是又快又好,都是我来承担后果的。

这大抵是造就这次军训的轻快的原因之一吧?深中的同学真的想要把事情“做好”,真的愿意去思考探索,肯定是做得好的。“做好”意味着效率,意味着更多的自由。

而且我想,“做好”也是对自己的一份承诺。第一天晚上,我揉着酸痛的腿,告诉自己无论往后的训练有何种磨难,何番痛苦,我一定会做好的。记得后来有一次站军姿,讲话的教官仿佛忘记时间般滔滔不绝。那天还练了很久的正步,跺了很多次脚,又站了那么久,我感觉我的脚面是痛到麻木了,膝盖绷了太久,仿佛是卡住了。那时我觉得是撑不住了。但我想想我对自己的期望,想想“做好”这两个字,我突然有了力量。望着前方婆娑的树影与闪烁的灯光,看着它们在风中摇曳,在我的眼中变成重复机械的光斑,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好”,做到不留遗憾。 

而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初学竞赛,我一度有放弃的念头:竞赛是晦涩的,而学校的课业亦需我大量的精力。我两头忙活,无所适从,两边做得都不好。一次晚自习的课间,望着夜空中远处高楼上的灯光,我想我要下定决心,既已在体系考时做出了决定,就要坚定地做好。决心下了,计划安排了,我也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往后的一切也都有了前进的方向。

脚下的每一步都踏在实处,都落地有声,有竭尽全力,才能不留遗恨地到达终点。背着行囊走进深中,在凤凰树下,我承诺我会做好我想做的事,成为我想成为的人,走好这深中三年。


扫一扫分享本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