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9
18日上午10点,2018年深圳中学“8字届”校友毕业纪念大会在成美楼先锋剧场举行。母校在,青春尚有寄托之处。中学是少年的依托,老师和领导定是回忆深处最具代表性的一份情感,他们是无上光荣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者与守护者。校长兼校友会名誉会长朱华伟、副校长宋德意、校长助理高青,校友会荣誉会长秦敏聪、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尚平等出席大会。
一年一度的校友毕业秩年纪是深圳中学校友会按照“校缘文化”的理念,落实“情感交流、荣誉分享、价值互动”的工作任务而开展的校友盛会。
朱嘉玮老师和民乐团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开场表演,学长学姐看着台上年轻的脸庞,陷入回忆中,一曲毕,掌声不断。
“58届校友,如今已毕业整整60年,向他们表示致敬……毕业了40年的78届校友在哪里……为第一次的十年聚会积蓄情感的08届校友挥挥手……”2009届校友赵梦舒担任大会主持人,在她的介绍下,校友们相互打招呼,掌声与欢呼声汇集,跨越年纪声音交织在一起,现场很是热闹。
结缘晒布岭,同怀凤凰木。故地重回日,万千感慨时。过去犹在,将来已来。随后,大家观看了《使命辉煌》与《深圳中学泥岗校区效果展示》,两段视频,让校友共同穿越深中时光,感知母校的历史沧桑与无限辉煌。
紧接着,朱华伟校长向所有校友的到来致以亲切的问候。“深圳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广大校友作为曾经的主体,在这里挥洒青春,放飞梦想,拼搏进取,与老师们一道创造了自己和母校的辉煌和光荣。”朱华伟校长说。“毕业以后,大家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也无论是在商海弄潮,还是坚守平凡的岗位,甚至是回归家庭,都在努力为家乡和国家的改革发展奉献力量,也都在以各种各样方式,回馈老师的心愿,光大母校的荣誉,壮大深中人大家庭。”朱华伟校长表达内心真挚的感谢。
在去年的70周年纪念大会上,深圳中学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的奋斗目标。提出这个目标的基础,基于深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优秀师生所构成的要素条件。而广大校友,不仅是深中文化底蕴的建功者,也是学校不断创新发展的正能量。朱华伟校长分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深圳中学长期坚持校缘文化建设和探索,努力凝聚校缘力量,构建强大的学校文化能量场,在“情感交流、荣誉分享、价值互动”中,不断增长母校及其校缘群体的社会贡献。”
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深圳中学之所以能成为一所闻名海内外的光荣学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是一所有使命的学校。这个使命是国家与时代赋予并被深中人自觉地领悟和忠诚地履行。从雍睦堂的开埠,到晒布岭与银湖山的开荒;从教育改革创新的开拓,到世界一流高中新征程的开辟,都是深中人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不同时代赋予包括广大校友在内的全体深中人的光荣使命。
朱华伟校长希望深中人牢记“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不辱使命的斗志,校内校外同心同德,师生校友齐心协力,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坚定而踏实行动,回应国家民族对我们的殷切召唤,回馈城市与社会对深中的热切期待。
朱华伟校长希望深中人牢记“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不辱使命的斗志,校内校外同心同德,师生校友齐心协力,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坚定而踏实行动,回应国家民族对我们的殷切召唤,回馈城市与社会对深中的热切期待。
1958届校友作为深圳中学首届高中毕业校友,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们对深中感情却未曾变过,即便他们已经年迈,再次回到深中,他们依然感慨。刘运生不仅是58届校友代表,还曾是深圳中学第十一任校长,他和年轻校友们分享了曾经的高考故事。“我1955年考进深中,那一年之前都没有招生,我们这一届只招了一个班,高考的时候,我们班剩下34个人参加高考,其中28个人考进本科。
“我曾在深圳中学工作8年,从副校长到校长,从校长到书记,我热爱深圳中学。”听完朱华伟校长的讲话,刘运生希望深圳中学跟上时代的步伐,办得越来越好。
深中发展70多年是深中文化一代代接力传承,在众多的文化传承内容中,有一种集体活动及其包含的价值追求,一直在深中人中延续,并不断地发扬光大。说的就是“深中合唱”。在刘梅老师的指挥下。深中金钟合唱团带来的天籁之音——《我心歌唱》、《喜悦》。
深圳中学金钟合唱团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学生合唱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先锋与学校卓越气质的形象大使,并且体现了深中人引以为豪的学习体验与精神生活方式。对于合唱中体现的深中文化传统,各届校友都有不同的历史记忆与体验。
58届校友张力行、78届校友赵毅志、88届校友程碧焕、98届校友周雪萍、08届校友刘嘉宏分别分享了他们心目中有关“深中”符号的故事。
58届张力行校友和大家分享了一段班级合唱的故事。“在深中读书三年间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957年,这年整个学校的气氛是很活跃的,最先是筹备合唱团的事。”张力行校友说:“从二月底开始号召报名到试唱取录分声部,女高音女低音各25人男高音男低音各26人,然后分部排练唱歌用的都是课外活动这一节课,每周二次,到了三月中以后才四声部合成,整个过程都由尹昇波老师负责组织训练,四月初百人合唱团公演《黄河大合唱》全曲宣告成立。”
“大合唱过程中《黄河颂》一曲是由我们班的张遼柱同学演唱的,他早年移居加拿大住多伦多,是职业调音师,2009年他回深圳与同学们见面时还提及了这一段往事。”张力行校友分享。
“我们那一届据老师说高考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有一个大的跨越。”88届校友程碧焕分享了80年代的校园故事。深圳中学在83年成为省重点中学,从此加速成为一所现代化城市中学,有先进的教育质量观,主张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艺术教育,85年就成立了合唱团。程碧焕校友介绍,“尽管当时学习任务比较重,但学校文艺活动还是比较活跃的,学校那时候就有合唱团,但我们对当时的合唱团印象还不是太深刻。”
98届校友周雪萍已经是合唱团的“老人”了。“我是1992年就入读深中初中部,然后被选入深中合唱团,我感觉自己很幸运,直到高中也还在合唱团。”周雪萍校友认为合唱团是音乐的载体,是心灵的纽带。“音乐有一种凝聚力,让我们热爱生活,珍惜生活,所以我也一直保持歌唱。”周雪萍校友还回顾了合唱团同学曾经代表学校前往北京参赛的经历。“1993年,我们跟着老师去参加比赛,获得特等奖的荣誉,后来合唱团在各个舞台演出,合唱团建设也获得了发展,同时,合唱团的发展,也对学生、学校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合唱的影响在深中人中越来越大。”周雪萍校友说,“如今合唱团在深圳社会,在国内教育界,都有影响,这就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深中的发展缩影。”
2008届校友刘嘉宏首先向在场的学长学姐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在他看来正因为有一届又一届深中人的付出与奉献,才有如今让人引以为傲的深中。“今天在座的校友跨越了半个世纪,我很开心作为代表,距离上次站在深中的舞台,已经有11年零4个月时间了。”刘嘉宏校友感慨道,“作为深中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深中精神,讲好深中故事,传递深中声音。”
刘嘉宏校友曾经是学校交响管乐团的成员。从初一进入深中,共6年时间,每每听见《凤凰花又开》就非常感动,“这首歌是魏尚平老师作词,陈楚生演唱的。”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们毕业的时候,深中的素质教育都是非常好的,比如音乐、舞蹈,深中四大团发展至今是不会被轻易取代的。”“我们毕业这么多年,也希望校友能够成立一个管乐团,跟同学们一样回到学校来排练,延续当年的同窗之谊。”刘嘉宏校友说。
1978届校友赵毅志则分享了心目中的小遗憾。“那时候我们喜欢唱歌,却因为没有合唱团而留有遗憾,如今学弟学妹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艺术发展环境,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一次成立校友合唱团,我们定会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弥补多年的遗憾。”
合唱是深中的教育传统和深中人的精神特质,更是深中人终身的精神家园。为了搭建这个精神家园,深圳中学校友合唱团在2018年深圳中学“8字届”校友毕业纪念大会上正式宣告成立,即“深中街十八号合唱团”。朱华伟校长与校友会秦敏聪荣誉会长为校友合唱团授旗,“深中街十八号合唱团”团长廖杰,接受授旗!
谈及合唱团名字的来由,廖杰团长回应,“深中街18号是深圳中学的地理位置,也是深中校门的门牌号,每一个深中人从这里进入,再从这里离开,相当于见证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轮回,有感情也有意义。”
深圳中学校友合唱团的成立,是深圳中学在建设世界一流高中进程中,建设校缘文化的有益实践,也是校友对母校的特殊馈赠。为了纪念“深中街十八号合唱团”的成立,校友合唱团成员为大家带来表演,其中的《再回首》更是大获赞赏。
本次“8字届”校友毕业纪念大会在交响管乐团表演的《海阔天空》中落下帷幕。有人说,合唱的本质是世界观与人生观,是哲学。作为歌唱的众生应和是合唱;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国家的发展大合唱;而建设世界一流高中,则是全体深中人团结、进取,争取新的光荣的奋斗大合唱。
年轻的你们和慈祥的他们站在一起
岁月交织,我成就了你,你也成就了我
光影交错,我们便是最好的深中
每一届校友,都让人相见生欢
暖暖的风吹来
岁月不老,我们不散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