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2
2018年9月27日至28日,数学科组会同郭慧清、郭玉竹两个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科书》主编章建跃博士,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徐勇教授等专家莅临我校指导。
9月27日下午,在D405圆桌会议室开展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教学研讨。与会教师先观摩了即将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的刘锋老师课例《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随后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大家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充分讨论,使与会者加深了对高中数学教学本质的理解,提高了对数学育人的认识。
9月28日上午,章建跃博士在科学馆C308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朱华伟校长和深圳中学共同体的全体数学教师、以及其他学科老师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郭玉竹主任主持。
章博士的报告重点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性思维是数学素养的灵魂”;第二部分是“数学育人要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数学育人要用数学的方式”;第三部分是“加强推理和运算”;第四部分是“教好数学就是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第五部分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
章博士指出:
1.理性思维是数学素养的灵魂。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使学生学会有逻辑地、创造性地思考,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成为善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人才,是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回归数学的本质,体现数学的思考方式:以典型、简单的数学对象为载体,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数学育人要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数学育人要用数学的方式。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具有“追求最大限度的一般性模式特别是一般性算法的倾向”;有一种研究的“基本套路”;有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思考结构和交流的符号形式,这种结构和符号形式是强大的,富有逻辑,简明而且精确,是人们可以借助于理解和处理周围环境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整个教学内容的展开过程中,都要发挥“一般观念”的作用,加强“如何思考”、“如何发现”的启发和引导,特别是在概念的抽象要做什么、“几何性质”“代数性质”“函数性质”指什么等问题上要及时引导,以使学生明确思考方向。“不在知其然,而在知其所以然;不在知其所以然,而在何由以知其所以然”;“启发学者,示以思维之道耳”。
3.加强推理和运算。推理是数学的“命根子”(伍鸿熙),运算是数学的“童子功”(陈建功),片段的推理,不但见诸任何学科,也可以从日常有条理的谈话得之。但是,推理之成为说理的体系者,限于数学一科。忽视数学教育论理性的原则,无异于数学教育的自杀。数学育人的基本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训练的基本载体是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
4.教好数学就是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系列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数学抽象获得数学对象,构建研究数学对象的基本路径,发现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结论,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现实问题。要把如何抽象数学对象、如何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关键任务,以实现从“知其然” 到“知其所以然”,再到“何由以知其所以然” 的跨越。
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合理性、学生思维过程的合理性上加强思考,这是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前一个的核心是数学的学科思想问题,后一个是学生的思维规律、认知特点问题。
核心素养就是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学习观认为,情境化是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是个体在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路径而逐步实现的。
5.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章博士认为数学教师应加强四个理解: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技术,理解教学。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在“理解数学”上不用功,数学水平不高导致数学课教不好数学,甚至数学课不教数学,机械解题训练成为课堂主旋律,而大量题目又不能反映数学内容和思维的本质,使数学学习越来越枯燥无趣、艰涩难学,大量学生的感受是“数学不好玩”,越学越糊涂。
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在理解数学上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何由以知其所以然——启发学生,示以思维之道耳!
最后,章博士以“数学育人——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树立自信,坚定正念,增强定力,激励精进,启迪智慧,净化心灵” 结束了这场精彩报告。
郭慧清老师在会上分享了听章博士报告会的心得体会:1.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以“树”,教会学生用“树”,还要给学生以“土壤”、“树苗”和“种子”。2.数学的教学内容有层次:概念原理是第一层次,思想方法是第二层次,数学素养是第三层次,我们的教学不能只盯着一个层次,要关注三个层次的联系与相互作用。3.如何理解数学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不仅要理解数学内容是什么,还要理解数学内容是如何产生的,数学内容中蕴涵了哪些思想方法、数学素养、思维特征与理性精神。4.数学教学不能只关注自己给学生讲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去学习,去发现。5.不仅能教“好”学生,也会教“差”学生。既关注学生现在能做什么,更关注学生将来可能做什么。6.回归简单,要用简单的问题说明深刻的道理,而不总是用复杂的问题说明简单的事实。有机会与大家分享“元的思想”。
听了章建跃博士的报告,相信与会老师收获颇丰,对课改的认识、数学本质的体会以及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落实将更加深刻。
撰稿人:许苏华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