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1
我校与广州二中生物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顺利举行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身教学反思,我校与广州二中生物科组举办了同课异构的主题教研活动。12月19日下午,广州二中的五位生物老师来到我校,以“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的第一课时为教学内容,广州二中的张婷婷老师和我校的何嘉媛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出席本次教研活动的有正高级教师夏献平老师,深圳市生物兼职教研员杨忠顺老师,广州二中生物科组长刘华伟老师,我校生物科组长刘越老师以及两校生物教师们。
两位老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展示了异彩纷呈的教学思路和课堂。何嘉媛老师从学生熟悉的人呼吸运动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物的有氧呼吸现象、学生设计实验以及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张婷婷老师则用面团作为切入口,分析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引导学生设计实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课堂展示结束后,在圆桌会议室进行了评课交流研讨。首先,我校刘越老师对广州二中各位教师的到来表示欢迎。杨忠顺老师接着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到两位老师的亮点十分突出,何嘉媛老师通过全新的一个实验设计思路诠释概念教学,张婷婷老师用实验设计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情境教学。
接下来夏献平老师则对生物教学的原则进行了进一步拓展。他提出,完成教学目标,要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度去设计探究实验,而不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并且提到,课堂的生成性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考量因素,在设计教学思路时,要注意预设什么样的问题,设置合理的问题串。
老师们畅所欲言,纷纷说出自己的听课体会,把各自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与参会教师进行了交流。通过这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各位老师均表示受益匪浅。
在此之前,我校生物科组展开了多次的磨课活动。科组老师们积极参与,提出宝贵的建议与想法。在这冬天的日子里,如暖阳一般照进每个老师的心里。在促进成长的同时,加深了科组老师们间的了解与情谊。
在这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从备课到磨课,再到最后的展示环节,激发创新的火花,适应最新的教学要求,这不仅促进了兄弟学校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一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更大的进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