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 2016-03-29
分享成长,造福世界
——深圳中学举行全校分享会
3月28日早晨,全校师生齐聚力行楼,举行了全校分享会。3月以来,深中学子参加了几个全国性的比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赛学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收获良多。为了能够让同学们的感悟惠及更多学生,学校专门邀请了参赛的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真切的体会、成长。
“中国大智汇”创新研究挑战赛
3月18号至3月20号,由哈佛大学上海中心举办的“中国大智汇”创新研究挑战赛在上海举行。“中国大智汇”延伸了哈佛大学传统活动“哈佛大智汇”的严谨学术态度、广泛人文关怀、前瞻全球眼光、大胆革新思考,是哈佛大学中美国际交流协作机构联合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国内合作高校相关院系共同举办的、面向中国高中生的顶尖学术研究与创新比赛。
比赛全程的一系列任务以世界顶尖大学本科生的学术研究、论文写作、创业方案标准来要求参赛者,全程全部比赛任务极大地挑战参赛者的学术研究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中英文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社会创新方案设计能力、多媒体展示能力、演讲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今年是我校第一次参加这项比赛,我校报名参赛的5支队伍中,有4个课题组从全国400多只参赛团队里脱颖而出,获邀参加全国邀请赛。他们接受了来自哈佛大学及合作高校学者及社会各领域评委对研究论文和创新项目的答辩。虽然是第一次参赛,但参赛同学却展现卓越的演讲、思辨和英语表达能力,绿点未来、九又四分之三深港跨境学童、绿意餐桌课题组分别获得组委会颁发的出色学术研究奖、杰出社会影响力奖、杰出口才演说奖。
来自高二(20)班的张刚诚、高二(19)班的邵卓涵同学与大家分享了“中国大智汇”创新研究挑战赛的经历与感悟。他们在选题、调研采访、论文写作、答辩展示的过程中收获成长,同时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差距。他们鼓励更多的深中学子关注社会问题,热性社会公益,并积极投身于具体的实践研究中,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高二(20)班的张刚诚同学分享比赛感悟
高二(19)班的邵卓涵同学分享比赛感悟
2016FTC机器人科技挑战赛
2016FTC机器人科技挑战赛北京站在清华大学举行,我校不仅是深圳唯一一所通过前期选拔并获得比赛资格的学校,还是比赛中唯一一所获得“思索奖”奖项的学校。在3月27日结束的深圳站比赛中,我校机器人代表队一举获得大赛的最高奖项“启迪奖”和“冠军联盟奖”,是唯一一所获两项最高奖项的队伍。深圳中学机器人社的社长FTC机器人竞赛代表队的队长陈镜鸿分享了参加的机器人比赛的体会。在整个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机器人的魅力,同时也真切的体会到steam综合学科的重要性,深刻的认识到要实现梦想,只有依靠奋斗的真理。
FTC机器人精彩展示
高二(15)班 陈镜鸿同学分享参加FTC机器人比赛的感悟
学校给予学生的几点建议
学生处杨忠顺副主任分享了几个校园中的不和谐的现象,比如部分学生出现的违规使用手机、违反考试纪律、上课迟到、不刷校门卡、不按规定上晚自习、在学校活动中的不文明行为、环境卫生差等方面的现象。
基于以上现象,他提醒同学注意以下事项:
1、学校正门7点35分开始登记迟到;
2、走读生下午六点半前必须离开校园,申请在校上晚自习需要填写申请表。3、正常上课时间体育场仅供体育课教学使用,其他同学禁止使用。
4、受到违纪处分的同学,6个月后请主动向学生处提出撤销处分的申请,否则处分一直生效并保留在档案中。
5、从本学年开始,每个学生毕业时,学生处都会出具一份包含常规表现等内容的综合素养评价报告,随同档案或终期报告反馈给录取高校。对于受过处分仍然不改正的同学,学生处将以特别公函的形式告知高校,包括国内或国外高校。
深中的培养目标:深圳中学致力于培养具有丰富生命力的人:他们能自主发现和实现个人的潜能,成为他们最好的自己;而且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尊重自然,关爱他人,服务社会,造福世界,并且乐在其中。
民主不等同于自由,自由不等同于散漫。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观点自由的高中校园中,校规也是人手一册,所有学生必须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或许大家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听过无数次。“敢为人先,学术见长”的深中人,更应该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在九大核心素养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社会责任,其中第一条就是诚信友善,要求学生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国家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或者是我校即将推行的综合素养评价方案,都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品行、诚信、社会公益等方面都将如实的呈现在每个学生的终结评价报告单中。
杨主任说到,深中崇尚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充分发展,但希望同学们能学会真正自律,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大家的一言一行都应该与深圳中学这样一所学术性高中相匹配,敢于负责、善于合作、自觉审美、胸怀天下、积极创造,这是每个深中学子应该具备的特质,相信大多数同学已经具备,也相信全体深中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践行深中文化,弘扬深中精神,成为能够服务社会、造福世界的具有丰富生命力的人。
学生处杨忠顺副主任提出学生发展建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