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全球化STEM合作教学课例

深圳中学 2016-03-17

一堂全球化STEM合作教学课例

 

316日清晨,在学术院长高青的带领之下,万科梅沙书院的高一同学经历了一堂有趣的科学课:通过Skype视频会议,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德州雷诺兹中学生开展跨国协作学习。作为闻名中外的“世界月亮”研究项目之一,本次跨国协作学习为梅沙学子提供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的宝贵机会,并为书院开启了跨文化协作学习的新篇章。

本次协作学习由梅沙书院与雷诺兹中学共同开展。雷诺兹中学的教师Teha Cooks女士是“世界月亮”研究项目的协调员,也是雷诺兹中学的科学老师,她与高青院长早在上学期便开始了讨论和筹划。从211日至20日期间,梅沙学子和雷诺兹中学的学生一起完成了本地月亮观察和记录,也将他们撰写的小学术论文上载至“世界月亮”研究项目的官方网站上,小论文的记录“5个”数据:观察时间和地点,月亮形状,月亮高度角,月亮方位角,月亮的明亮部分。

紧接着,便是今天这堂基于Skype的跨文化协作讨论课。在大屏幕上,简单的问候和介绍之后,双方教师便将课堂交给了同学们,真正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双方同学们积极地投入讨论和交流:他们互相展示自己在本地拍摄到的月亮的照片;甚至拿出自己手工画的月亮图。问答环节更加精彩,他们彼此询问观测的频率是几天?在观测过程中是否遇见能见度低的状况?能见度低的原因如何解释?本次跨国协作学习在学生们依依不舍的道别中结束。接下来,来自全球各地学生所上载的论文将会被分配给同学们,教师和学生将针对被分配到的论文进行讨论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后的同学们将会被安排做演讲。

书院学术院长高青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全球合作和利用技术促进教学的重要性。双方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从学术的角度,同学们通过本地观察和协作分享,获取了一手研究资料,经过严谨地科学研究过程,使得他们对相关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也得到增强。从文化的角度,来自不同国家的中学生们围绕同一个主题开展调研和在线讨论,有助于培养同学们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进行复杂科学问题的全球合作做好准备。从促进教学的角度,本次利用实时技术来实现跨时空的课堂讨论,能够成为书院教学典范,供其他中外教学习和借鉴。

扫一扫分享本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