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 2015-10-19
深圳中学召开本部校区概念规划讨论会
10月15日,深圳中学本部校区概念规划讨论会在深圳中学本部圆桌会议室召开。市教育局、市建筑工务署的有关领导和设计院专家受邀参会,深圳中学校级领导和各部门主任、教代会代表与学生代表也都出席了本次讨论会,会议由深圳中学邢向钊副校长主持。
会上首先播放了整体概念规划解读视频,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洪文顿工程师就概念规划方案进行了汇报。学校参会代表着重于关注校门位置变迁至人民北路后对学生上学安全及对周边交通的影响、深中街道路下沉方案对周边环境影响、规划改造后师生就餐问题、学校整体建筑风格协调以及现大门的保留等关于校园历史文化传承问题,希望设计师及专家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予以充分的考虑。
在现规划改造设计方案基础上,综合学校代表提出的问题,各位受邀专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专家建议学校通过新校门内退的方式减少对人民北路交通的影响,在深中街下沉道路路段通过设置回车场,方便车辆转弯,减少深中街道路拥堵。同时,提出校园建设可以考虑往高空及地下发展,根据规范要求可适当将宿舍楼层增高,利用道路下沉地下空间构建半开放下沉广场扩大学生活动空间,营造立体校园,减少所占地面面积,为学校未来建设预留一定空间。现规划中的教学区食堂可适当分散,南区新建学生宿舍可以考虑利用道路下沉后-1层的空间建造食堂。
建筑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与成长,专家建议学校规划设计过程中不需要过度注重根据现有建筑进行风格统一,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代表着学校的历史演进发展的过程,极具文化意义。
市教育局建设办薛运琪处长提出,学校在进行设计规划时要与规划部门尽早沟通,设计过程要有说服力。
王占宝校长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最后做了总结与讲话。首先对大家在深中校园规划中所贡献出的智慧与真情表示感谢。随后,他谈到深圳中学具有学校的一般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在做校园规划时首先要聚焦于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处理好教育与规划、历史与未来、共性与个性、开放与聚合、专业与智慧以及学校与周边的五个重要关系。
最后他提出自己的观点:1、主校门位置做合理变更,选址可考虑深中街西南侧,现派出所位置,仅供人行,需保证师生出入安全,车辆出入口在深中街下沉道路;2、合理利用深中街南侧区域(现深小东门校区土地),可考虑供高三年级使用;3、新建楼房的地下空间应用足、用好;4、五期项目的北区教学楼,需调整建筑构造,充分利用土地,释放更多学生活动空间;5、尽量保留现教工宿舍楼中的大树,将来可利用它作为校内树林,可丰富校园景观。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市政院等多家单位将于近期就本次审议结果做进一步研究,力争将规划方案做到更加合理、实用。待完整方案修改完善后,再上报规土委报批,待批复后才是最终的规划方案。
会议现场
建筑科学研究院洪文顿工程师汇报方案
参会教代会代表发言
规划专家发言
市教育局建设办薛运琪处长发言
与会人员名单:
受邀参加会议的有教育建筑规划专家薛运琪(市教育局基建办处长)、黄任远(市教育局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调研员),建筑规划专家李兴武(市建筑工务署前期处副处长),刘丹(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建筑师洪文顿;建筑专家张之杨(深圳市局内设计咨询董事)、钟兵(艾奕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裁)。
校级领导王占宝、邢向钊、王东文、高青,各部门负责人文亦言、郑向东、郭玉竹、李克、魏尚平、吴涛、杜宗宝、陈凯,教代会代表赵而庆、刘惠、赵文杰,学生代表谭佳璇、唐灵聪、郑剑豪受邀参加了会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