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 2015-08-29
走出去,成长—青少年成长计划(YDP)野外实践课程
——2015梅沙书院新生训练营第三天小记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双月湾的沙滩,梅沙书院的学生们早已收拾好行囊,准备开始为期一天的野外实践课程。在昨天的理论基础培训后,学生们今天将如何进行任务统筹、团队合作,并充分运用习得的相关户外生存经验指导实战呢?始终陪伴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教练与导师们对他们的表现充满了期待。
在今天的野外实践课程中,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的专业导师为同学们精心设计了一段富有挑战性的旅程:大家将从葫芦坑出发,翻越老虎头山,沿平海湾海岸线前行;途经狮子岛、石下山,最后回到万科双月湾,总路程逾十公里。徒步登山期间,导师们将严格遵照青少年成长计划中铜章级别对历险旅程科的考核要求进行:导师仅对同学们的行为和选择进行观察与指导,而非直接参与或帮助他们作出决定。
到达出发点后,导师首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热身运动。
热身完毕后,每个小组内的七名成员开始进行分工。每位组员必须担任某一特定角色,且定时互换,以保证所有组员都能体验不同角色的职能,掌握全面观察、多维思考和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领略户外团队合作的魅力。经过短暂的讨论,每个人都有了明确的岗位和职责分工:
领队、副领队统筹全局,根据地形地貌利用指南针地图进行方向辨别和路线选择,带领整个团队前进;
医务应随时提醒组员喝水,并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
摄影需要及时拍摄下行进中观察到的每个精彩瞬间;
安全员负责在行程中的每个困难路段协助其他成员通过,确保他们的安全;
记录员全权记录每个路标的位置数据和到达时间,并及时提醒全组;
机动人员则作为有力保障,随时准备协助处理突发状况。
YDP计划倡导青少年“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到岔路口,领队就应及时组织成员们停止行进,根据指北针和周边建筑、景物来确定接下来的路线。这不但需要同学们充分运用前一天理论课上学到的4D、3S等专业户外知识,而且对同学们的意志力、合作与配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若同学们选择了错误的路线,导师不会马上进行纠正,而是允许他们在足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试错,在挫折中成长。当然,如团队偏离路线太远或有可能遭遇危险时,导师会及时矫正方向,协助同学们按时到达目的地。
此外,YDP的导师们在途中会时刻与学生保持交流,除了引导小组按照正确路线行进外,还适时为同学们介绍旅途中遇到的各种植物,如蓖麻,海芒果,桃金娘,桉树等,让从小在城市中生活的孩子们眼界大开,兴致盎然地进行辨识,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一路上,同学们穿越山林、灌木丛、岩石、沙滩,领略多种地貌,踩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行进期间,各小组都遇到了诸多问题:两个目的地间无明显的实地路线,经灌木丛还是沿海岸线? 组内成员体力不支怎么办?实际行进时间远远超出计划时间该如何调整?我们欣喜地看到,问题产生时,孩子们没有相互埋怨或推诿,而是积极思考、出谋划策,同心协力帮助团队的行程变得更完美。这程野外历练,打磨出了同学们坚韧、团结、互助的美好品质,让信念与希望之光在他们的骨子里扎根。
返回双月湾后,各小组只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就马上投入了分享与讨论环节。大家就行程中的见闻、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畅所欲言,为即将到来的野外露营活动作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打破了相对陌生的关系,逐渐建立起坚固的友谊,将个人与集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组建并管理一个团队,使之维持良好的沟通与运作机制,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有了今天徒步登山活动的经验与总结,同学们对明天开始的两天一夜野外考核活动充满了斗志。与他们共同经历挫折和失败、品尝成功的骄傲和喜悦的导师们也信心满满。未来的四十八小时,梅沙书院的同学们将经历更漫长的行军、规划更复杂的路线、体验更完整和真实的野外生存环境。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带来新一轮的惊喜与感动吧!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