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 2015-04-15
思维为先 审美为主 学生为本
——深圳中学“学科思维与审美”课堂展示活动周拉开帷幕
4月13日清晨,深圳中学“学科思维与审美”课堂展示活动周在初中部正式开启,马海军、林倩婷和王洪伟老师率先为大家奉献了三节精彩的语文课,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端木春晓老师和龙华新区中学语文教研员向浩老师现场听课并点评,来自其他兄弟学校及初中部的几十位老师到场听课。
“学科思维与审美”语文学科公开课展示,分别是初一年级组马海军老师的校本课程《国学之经典诵读和吟唱》课、初三年级林倩婷老师《中考有效阅读现代文教学的策略》以及初二年级王洪伟老师执教的《我的母亲》一课。三节课精彩纷呈、互动频频,学生展示充分,做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马海军老师国学课《木瓜》一文,将儒家经典《诗经》的读、诵、吟、唱层层渐进,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大步提升。
初三年级林倩婷老师《中考有效阅读现代文教学的策略》,不仅仅是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和温习,而且举一反三将语文学科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授之以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尽了母爱的慈祥;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初二年级王洪伟老师执教《我的母亲》一课,以读代讲,教学特色化,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公开课后邀请龙华新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向浩老师评课,他首先表达了个人对深圳中学创造的奇迹的崇拜之情,他提出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角度的重要性,认为两节语文课,授课思维缜密、课堂节奏紧凑,能很好的诠释“以生为本、回归文本”的教学理念。
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端木春晓老师的评课,侧重于“学生学到多少”的课堂实际,以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是一节好课。评课时多次提到三位教师的成功之处:环节简单,注重感悟生成化,教学设计层层深入,步步为营,活动环环相扣;小组交流整体合作化,是“以生为本,回归文本”的课堂;她高度赞扬了 深中学子的落落大方、多才多艺、博学善思。课堂无不体现学生合作有效、整体素质的卓越魅力。
本次课堂展示活动周自4月13日至4月17日持续一周,每天早上都将有3节课推出,让我们期待更多的精彩。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