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 2015-01-12
学以致用,让学习回归本质
——第一届“美思你”数学大赛之“美思•解题”复赛顺利举行
发现学科思维,体验学习的价值,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的本质。常规教学囿于课本、考试等因素,常常不能让学生们自由思考、主动探究学习。为此,深圳中学初中部于2014年12月19日开始,举行了第一届“美思你”数学大赛,试图引导同学们体验一种和课堂不一样的深度学习、创造新知的模式。
本次大赛分成“美思•命题”和“美思•解题”两大部分。2015年1月10日星期六上午8:30至11:30,“美思•解题”复赛在初中部教学楼如期举行。本次复赛采用小组团队参加的形式:初赛胜出者通过自由组队,3人为一个小组参加培训和考试,从两个试题中任选一道进行解答;提交一篇论文阐述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指出方案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这次比赛抛弃了常规考试一问一答的方式,通过开放性的试题给学生的思维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采用数学模型简化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迈出科学研究的第一步;设计了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问题背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本应具有的实用价值。
比赛在热烈、紧张而有序的气氛中顺利进行,共有54名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学参加,提交了论文18篇。比赛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热烈讨论,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在3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了“深圳中学社团活动场地和时间安排问题”或“深圳中学初中部教学楼烧水机网点设计”的解决方案。比赛结束后,同学们仍意犹未尽,聚在一起讨论各自设计的解决策略,兴高采烈地感叹此次比赛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了崭新视角,并深刻体验到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比赛现场之分工合作
比赛现场之热烈讨论
比赛现场之撰写论文
1月5日深中高中“数学建模”张文涛老师为参赛选手培训
附:
复赛试题(有删减)
作者:张文涛
A题:社团活动安排问题
随着学校社团的日趋增多,各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场地不能冲突,不同社团对两者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那么,如何安排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附录A为某学期各社团的基本情况,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将社团活动时间固定为:周二至周五的下午4:40-5:40时间段,可供选择的场地有8个,分别是:学生活动教室5个,其中2个学生活动教室可容纳50人以上(含50人),另外3个容纳人数为50人以下;艺术室2个和运动场1个.
请你按以下步骤完成社团活动时间及场地安排:
1. 根据社团招生情况,找出目前学生在社团需求方面的规律或喜好特点.
2. 根据附录A中给出的各社团报名人数,依据1的结果,假定要满足选报目前最流行社团的学生能够进行社团活动(每个类别社团至少三个社团能开展社团活动,研究性社团和体育类社团每星期至少活动2次,其余社团每星期至少活动1次,实践类活动在校外进行),如何选择相应的社团进行安排,请给出所选择社团安排的时间及场地?
3. 初二某班45名同学,其中有18名同学分别选报了A、B、F、G 、K、L等6个社团,其所选社团见附录B.假如你是社团联盟工作人员,现在需要安排社团活动时间,请问周二至周五这四个时间段,能否使这18名学生都能进行社团活动而不出现时间冲突?请问共有几种安排方案,并说明理由.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怎样的方案?阐明你所选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说明优缺点和可改进方向.
B题:教学楼烧水机网点设计
为“方便”同学喝水,学校为教学楼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烧水机,但烧水机网点设计,即位置摆放是否合理?是否真的方便到了大多数同学?
附录2为目前某教学楼的楼层教室分布图.作为真实地图的简化,在图中仅保留了走廊、楼梯、办公室和教室等信息.
假设每个同学(或教师)喝水的需求大致相同.请你按以下步骤对附录2的3个楼层区域设计烧水机网点:
1.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结合实际确定你对烧水机网点设计的几点原则和假设.
2.学校要为教学楼的三、四、五层配备一定数量的烧水机,根据你的原则和假设,并结合附录1和附录2中给出的平面图和各班班级人数, 假如学校共提供4台烧水机,请问该如何放置?假如学校共提供3台烧水机,请问该如何放置?假如学校共提供2台烧水机,请问又该如何放置呢?请给出具体方案,并说明理由.
3.若某一天上午共有4节课,每位同学平均取水1次,用文中所给的数据(也可以网上查询你所需要的任何数据)和问题2所给出的方案判断学校至少需要几台烧水机才能满足学生的饮水需求.
4.阐明你所选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说明优缺点和可改进方向.
班级 |
初一(5) |
初一(6) |
初一(7) |
初一(8) |
初一(9) |
初一(10) |
人数 |
35人 |
43人 |
42人 |
37人 |
54人 |
54人 |
班级 |
初二(1) |
初二(2) |
初二(3) |
初二(4) |
初二(5) |
初二(6) |
人数 |
54人 |
52人 |
53人 |
53人 |
53人 |
53人 |
班级 |
初二(7) |
初二(8) |
初二(9) |
初二(10) |
初二(11) |
初二(12) |
人数 |
54人 |
53人 |
47人 |
47人 |
49人 |
48人 |
学生处、校长办公室、总务办等行政办公室一般2—3人/室,
教师办公室10人/间.
附录2: 3-5楼(3个楼层)的平面图如下: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