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春学期开学典礼

深圳中学 2014-02-10

我校举行春学期开学典礼

  虽是冬日吐寒意,万象更新春来到。我们刚刚度过了寒假,度过了春节,迎来了万马奔腾的新年,迎来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学期。2月10日上午7点40,我校在文体三楼举行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学生处王赫主任主持,她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龙马精神,快马加鞭!
  开学典礼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由寒假支教的师生代表高二(20)班的朱云婷同学、郝变花分享他们支教的经历与感受,接着,USIYPT指导教师代表李斌老师和高二(17)班杨雨薇同学分享了他们一年来的准备以及在比赛现场中对学术研究,团队合作的体会。最后,王占宝校长发表了新学期的开学致辞。
  春节本来是团圆之时,但我们的同学和老师却在短暂的寒假,带着深中的温暖的血脉,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和理想,再次走向远方,希望以自己微薄的力量,点燃他人的梦想。本次寒假深中有几个支教活动。有由社协组织策划的,前往梅州市砂田镇荐坪小学的支教团队,由“StudyTree”社团策划的36人团队奔赴南雄市,也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支教活动。
  来自高二(20)班的朱云婷同学分享了她在支教中体会到的诧异、信任与感恩,让我们懂得了珍惜当下所拥有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五天的时间很短暂,但是他们尽力给这些山里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先进的观念、健康的想法。他们也会身体力行,将这份温暖一直传递下去。
  在这个假期,郝变花、冯金玲、龙艳等几位老师在同学们的邀请下,不顾舟车劳顿,主动承担,陪伴同学们进行支教活动,见证了同学们的成长。郝变花老师代表支教老师分享了她的感受。“作为带队老师,我更多是在扮演一名观察者、见证者。同学们的表现没有让我失望,他们在帮助小朋友的过程中,努力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不计回报地真诚付出,他们摸索着去整合与运用各种资源;为实现既定目标服务,他们相互尊重、彼此包容,懂得求同存异、精诚合作的可贵;他们分担艰苦、分享成功,明白一起走才能走得远的道理;他们知道,善于行动、目标坚定的人才是有真正有力量的人。”
  2014年2月1日—2日,第五届美国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USIYPT)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圣何塞 Harker School举行。深圳中学作为2013年USIYPT的卫冕冠军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从预赛中脱颖而出,Harker School和深圳中学共同在决赛中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辩论,最终深圳中学以33.2比33.7获得本届赛事的亚军。USIYPT指导教师代表李斌老师和高二(17)班杨雨薇同学分享了他们一年来的准备以及在比赛现场中对学术研究,团队合作的体会。
  王占宝校长做了新学期开学典礼致辞,发表了《深度学习,培养专业精神》的演讲。在列举了深中校长实名推荐公开答辩会的提问、深中高一自主招生的测试题、我国未来的高考改革力度空前、美国2015年将启用新的SAT的基础上,他提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传统的学习需要深刻的转型,我们要从浅层学习、机械重复、效能低下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深度学习、研究性的教与学、高阶思维。他还对深度学习提出了一些建议,深度学习需要明确志趣、需要有远大而明确的目标、需要做出选择、需要控制欲望。“深中人”应该有这样的逻辑:伟大的梦想——重要的任务——深度学习——学术素养——专业精神——作品与幸福。深度学习,只要你愿意,你也完全可以做到,深度学习在生活中。

附发言稿:

“心”的一课
     高二(20)班  朱云婷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新年好!我是高二20班的朱云婷。感谢这次机会让我可以和大家分享寒假支教活动。在社协的组织下,我有幸和21名小伙伴一起前往梅州市砂田镇荐坪小学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支教。时间过去已经二十天,可每想起那片土地,那些孩子们真诚的微笑,心头便暖暖的,因为这五天让我收获了心的一课。
  诧异——珍惜你拥有的当下
  锈迹斑斑的铁门,石块堆砌的围墙,电影中出现过的破烂小板凳便是这所小学的全部。四位双鬓斑白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不到一百个学生,六个年级分组混班上课,开设的全部课程也就是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四门,现实版的乡村小学校让自以为早有准备的我们心生诧异。
  接触孩子们后,彼时的诧异却又显得苍白。我们了解到他们大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为父母的外出工作他们留守着,也更早的肩负生活的担子。当地的日均温在零度上下,无法想象的是好多孩子光脚穿拖鞋,衣着单薄地直发抖。体育课时我握着的手一双双冰凉,课下渴了直接拧开水龙头歪头喝水。身处当下,这样的诧异无疑让人反思。扪心自问,我们如今拥有的一切是否如同我们所想的,那样的理所当然呢?我们是否该学会珍惜如今的一切?答案不言而喻。
  信任——零距离的赤子之心
  大城市的生活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个人。然而在这里,我们却感受到不一样的规则。
  初次见面的时候,孩子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我们,在我们尝试靠近去拉近距离的时候,孩子们却偷偷笑着跑开了。但随着充满笑点的自我介绍,以及欢乐到酣畅淋漓的追跑游戏,孩子们很快就敞开了心扉,把我们当作他们无话不说的亲密伙伴。下课时,孩子们围绕在身边讲自己的收获,也会悄悄用期盼的告诉我还有两天她的爸爸就回来了。
  孩子们在艺术课上剪的窗花,明明那么宝贝,都不让同学们碰一下,却在课后写上名字伴着“谢谢老师”送给了我们。连着好几天晚上就开始在家里赶制的手工  “菠萝”,只为了在离别前送给我们。就连我们给他们准备的糖果,也有孩子舍不得吃偷偷留下来再送给我们。我们了解着彼此的往事,充当着彼此最好的倾听者。相处的日子只有五天,而我们的心灵却已经相融。
  感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五天的时间很短暂,但我们的收获却不能够被时间衡量。谢谢孩子们给我们的震撼和心灵的净化;谢谢孩子们的朴实,让我感受到付出后收获的甘甜,那种被认可被需要的感觉;谢谢孩子们让我更好的理解感恩——感恩不仅是你富有时赠予的善举,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心意。也许他们生活贫困,但几颗糖果,一个拥抱,温暖就在彼此的心灵间激荡。我把我们的关爱传递给了他们,却没有想到他们回馈给我们更为强大的信念——“不以善小而不为”,美好和感恩都需要从身边做起。
和孩子们互动的每一个过程都让我享受,也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明确了我未来可以涉猎的专业和人生的方向,这些都是孩子们带给我的。五天的时间很短暂,但是我们尽力给这些山里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先进的观念、健康的想法。或许多年以后,他们回想起来时,我们的身影早已模糊,但他们还一直温暖激励着我们。我们也会身体力行,将这份温暖一直传递下去。

深中学堂岂止在校园
郝变花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新年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深中学堂岂止在校园》 。
  今年寒假,我作为带队老师参与了深中学生社团“StudyTree”的异地支教活动。我们一行36人奔赴南雄市,与当地南雄小学的五十名小学生一起度过为期5天的美好时光。对我们每个参与者来说,这都是一次难以忘怀也引发思考的美妙之旅,期间有快乐、有惊喜、有得意,也有挫折、有困难、有挑战,而它们组合起来就成了我们沉甸甸的收获。
  不可否认,远离了熟悉校园、远离了繁华闹市、远离了父母至亲,同学们会感到诸多不适甚至忐忑不安,但他们最终却庆幸这次远足,因为它是一次弥补课堂教育缺憾、丰富生命体验的珍贵旅程。我们的队员用相机记录下了整个活动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些对成长而言至关重要的理念从此印刻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让他们比以往更懂得责任担当、团队协作的意义,更理解关爱他人、真诚付出的价值。深中的办学理念是敢为人先,学术见长,而且我们希望能将这先进的理念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这次支教活动就是一次非常好的实践机会。
  支教第二天,一场别开生面的拓展训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训练的名字叫做“倒下去”,每组10多名学生身体紧紧相连,构成一个圆形,然后集体后倾,这时候若有一人hold不住,整个队伍就会瞬间垮塌,而如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可以保持队形不散,坚持到最后的队伍将获得胜利。作为一名观察者,我注意到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哪怕是多挺住1秒钟也非常费力,但他们没有谁主动放弃,而是相互鼓励、拼尽全力,虽然这只是一个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的游戏,但孩子们体现出了为集体奋斗、为荣誉而战的精神气概与坚韧品格。我由衷地赞叹:“你们是好样的!”我相信,这份弥足珍贵的体验会让孩子们和志愿者们瞬间领悟很多,也希望这种不放弃不抛弃的坚强品质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一块稳稳当当的垫脚石。
  学会自我管理、自主规划,可能是同学们在这次支教活动中的另外一大收获。与课堂教育不同,出了校园,不再有老师为他们讲解答案、布置任务、催他们上交作业,起初有些同学感到了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但他们的表现再次让我感到此行不虚,因为他们很快就调适过来,自己开会商讨每一个专题的体验重点、规划每天的活动内容、确定每人的责任分工,白天他们各自履职、互相补台,晚上他们再聚在一起评估当天的任务完成情况,及时修正偏差、优化流程,以便第二天能做得更好,我不能不为这群可爱的同学们所折服。例如英语组的负责人第一次展示的时候做得不是很好,没有完全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也没有激发孩子们英语学习的热情。对于这件事情,她总结一来是自己没有提前与助教联系协调好,二来是准备的内容过于学术、不够有趣。幸运的是,另外几个助教很快找到了她,他们重新规划了一下课程设计。果真就有很多人报选了英语课程。
     我们每一个老师的心愿不都是授学生以渔具、渔网而不是现成的鱼虾么?同学们正在用他们在深中接受的教育理念,漂亮地回应了老师的期许,我们应该为他们喝彩!
     感恩教育对一代一代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欣慰地看到,通过这次支教活动,同学们对感恩都有了更深的领悟。支教最后一天的主题是感恩,我们给每个孩子发了三块糖或饼干,每个孩子都拿着发给自己的饼干糖果,去送给自己想感谢的人,可是想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手里仅有两三块小食品,怎么办?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劲,他们把饼干分成若干小块,尽量分给更多的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这份欢乐,一块小小的饼干,蕴含了孩子们深厚的情感,感动了无数志愿者的心田。也有一个小女生用轻轻的一个吻表达了她对我们志愿者的感激之情和依依不舍之情,这一吻触及了孩子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他们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次支教活动中,作为带队老师,我更多是在扮演一名观察者、见证者。起初我也心里没底,我不知道我们这些学业优秀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否继续表现卓越,那些重要的理念与智慧是否已植入他们的脑海。所幸,很快一切便有了答案,同学们没有令我失望,他们在帮助小朋友的过程中,努力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不计回报地真诚付出,他们摸索着去整合与运用各种资源;为实现既定目标服务,他们相互尊重、彼此包容,懂得求同存异、精诚合作的可贵;他们分担艰苦、分享成功,明白一起走才能走得远的道理;他们知道,善于行动、目标坚定的人才是有真正有力量的人;他们也深深懂得,深中更广阔的校园在田野、在乡村、在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眼中的他们,没有被暂时的艰难所阻挠,没有在突发的困境前退缩,因为他们知道,深中学子的路在远方,他们要做西游记里那匹百折不挠的白龙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取回那充满希望的真经,作为一名深中老师,我为他们骄傲,向他们致敬,也祝福他们在未来成就自己的多彩人生,我愿意继续做同学们成长路上的马前卒。
  我的发言结束,愿大家马年意气风发、万事如意!

 2014年春季开学典礼发言稿 - 2014深中USIYPT团队参赛感悟:

     打开学术研究的窗户,点燃学术研究的热情

李斌代表USIYPT指导老师发言
杨雨薇代表USAYPT全体队员发言

李斌老师发言: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新年好!请允许我代表深中USIYPT团队老师,和高二(17)班杨雨薇同学共同向你们汇报寒假的收获。
 这个寒假,几位同学赴美国参加USIYPT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这是由美国纽约州政府赞助,由多所美国高中物理教师共同发起的非营利性比赛。比赛的主要宗旨是倡导在高中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每年将邀请国际顶尖高中参加,中国此次一共有两个代表队受邀。这是今年的题目, 请大家观看ppt。这些题目的难度都远远超越了高中内容,甚至达到大学研究生程度。各国队伍在进行了一年的研究后,带着他们的成果到美国切磋分享。
  本次比赛当中,深中经过预赛的循环对垒以第一名出线,最终以0.5分之差获得了亚军。今天在这里除了与诸位分享我们的喜悦之外,更希望能分享我们这一年来的准备以及在比赛现场中对学术研究,团队合作的体会。

杨雨薇同学发言:
  首先我想要说的是对学术研究产生兴趣的重要意义。如果对此没有兴趣,在过程中找不到乐趣,那我们很难获得最终的成功和坚持下去的勇气。
  第一次远在异国,没有和家人集聚一堂的除夕夜,是在紧张的备战USAYPT竞赛中度过的,没有丰盛的年夜饭,取而代之的是接连不断直到深夜的开会讨论声、敲键盘声、互相之间不时的加油打气,大家都投入在研究的浓厚热情之中。
  虽然锦标赛的举办只有两天,但我们为了比赛却几乎整整准备了一年。长达一年的每周集会,我们由陌生到熟悉,皆是为了同一份热爱和兴趣而来。大家的共同努力并非仅仅为了最后的成绩,更多的是由我们的爱好而生,坚持让我们慢慢体会到了一种真正的学术氛围,一种用心的态度。
   每个小组的组员们负责不同的实验,为了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变换器材和测量方法。到了高二,学业虽然更加繁重,但为了能取得更大的进展,每一周,无论刮风下雨,我们从不间断,寒假期间,组内的主力队员们仍然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实验室内不断查阅资料、询问老师、撰写论文。一边毫不松懈地坚持实验,一边大家要学习超出高中范围很多的理论知识,队员们一遍遍探索着题目的解答,而这一切,激励我们的并非是光芒四射的奖杯,而是大家对于学术研究和团队合作的赤诚之心。就像南君钰同学所说:“这是我第一次对一个比赛的过程而并非结果感到快乐和满足。”

李斌老师发言:
  对此我作为指导老师也深有体会:
  一开始,许多学生都踌躇不前,如何作为一名高中生面对这些大学高年级程度的问题?但是开始时,老师也是一样的束手无策。但这恰恰就是在高中进行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也是这类比赛真正有趣的地方。
  经过观察,我们的学生,的确能在既定的道路上跑得很快。但解决未知的问题,差距往往并不是在腿脚上,在智力上,而是在于是否具备开拓的决心和勇气。我想让队员们了解到,由于实验理论的复杂程度,老师们看起来比队员更了解这些问题,这主要不是因为老师比学生们多学了几年大学(有些内容大学未涉及),更重要的是老师们为此倾注了探索的热情,去年开始就长期研究理论,在混沌中摸索前进。而只要学生们愿意主动汲取,就可以跟老师们站在一起探索新的知识。学生的问题老师没有答案,但一起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充满智慧和乐趣的。学术研究没有捷径,无法弄虚作假,必须经过反复的探究,尝试,估算,预测,真理不会轻易浮现,没有巧合,不能靠运气,必须享受探索的过程。做研究的时候,有队员问该怎么办,我说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怎么怎么做很有趣,你想不想尝试一下?有时候队员在为没有推导结果或误差较大而失望气馁,我问他们,你不觉得在这过程中发现的这些物理问题很有趣吗?没有结果,无伤大雅,重头再来。一旦抱有过度的功利心,学术研究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如果想要领会的学术乐趣,就必须看轻功利。奖状、奖杯只是美好的回忆和对参赛者的肯定。
  希望同学们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能去享受过程,敢于探索和开拓未知的领域,点燃自己的热情,找到学术研究中的乐趣。

杨雨薇同学发言:
  接下来我想要分享在比赛过程中的感想:我们应该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乐于分享。
 虽然是以第一名的高分进入了决赛,深圳中学代表队最后和主办学校Harker School交手,以0.5分之差取得了亚军。置身于激烈的辩论中,我们也在这两天中见识到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以及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长处。比如主办方特意为了因天气而迟到的突尼斯代表队安排了不同的日程,而他们的队员即使没有进入决赛的资格,出于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也非常投入的参加了每一场比赛。比如美国学生对于实验总有创新的想法,思考的方向都有所不同,而且即使他们所做的实验中有很大的误差,他们也毫不保留的展示出自己的错误,尊重事实。我们的队员胡豫和徐静怡同学就提到,“美国的学生也并非都是理科薄弱,有些人的物理知识面很广,对物理很有热情,但他们并没有很在乎名次,是纯粹在享受整个沟通和分享的过程,与此同时,美国学生社交能力很强,而我们一般不会主动和其他队交流与分享,从而失去了很多宝贵机会。” 朱存诚同学也总结到:“我们一步一步了解了比赛,我们队员的心态从一开始的捍卫,到之后的友好和包容的探讨,收获了友谊和对科学更深层次的理解。”而我认为,每支队伍都很成熟,赢了就继续努力,输了就为对方喝彩。这才是竞赛的真谛。

李斌老师发言:
  正如队员所表述的那样,比赛中选手们的表现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他们乐于分享,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与其说这是一场学术辩论比赛,倒不如说是一场学术交流盛宴。他们实验与理论存在300%的误差,他们也能毫无顾虑的告诉大家,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共同探索实验误差的来源。他们仔细的聆听对方的发言,对于对方发言中的精彩之处给予真诚的赞扬。我们作为卫冕冠军,在比赛中放低姿态,赛后主动向其他队伍提供帮助,并求教于其他队伍寻求我们研究问题的解答。我们带着思考了一年的难题,不仅迫不及待要把我们的成果展示给大家,更真心希望有队伍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答案。希望各位同学在学术研究中,能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追求真理,尊重事实,尊重科学,而且乐于分享。

杨雨薇同学发言:
  最后我代表全体USAYPT成员感谢学校给予我们的帮助,感谢所有指导我们、带领我们的老师,感谢上台激烈比赛的辩手们,尤其感谢虽然没有上台,但一直站在幕后为这份集体的荣誉默默地付出着的队员们。感谢深圳中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术活动的平台,实现我们的梦想!祝同学们在新学期中能够热爱自己的学习生活!

  谢谢大家!

 

 

学生处王赫主任主持开学典礼

高二(20)班的朱云婷同学分享支教经历

郝变花老师分享支教经历

USIYPT指导教师代表李斌老师和高二(17)班杨雨薇同学分享参赛过程与感悟

王占宝校长发表《深度学习,培养专业精神》的开学典礼致辞

扫一扫分享本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