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学生汉语精英邀请赛落幕,整体体系参赛选手获得佳绩

深圳中学 2013-11-26

  首届中学生汉语精英邀请赛落幕,整体体系参赛选手获得佳绩


  2013年11月23日,首届中学生汉语精英邀请赛在深圳图书馆落幕。我校中学整体教育实验课程体系初二学生代表深圳中学参加了比赛。参赛的3名选手在初赛以优秀成绩出线后,与龙华新区新华中学、福田外国语学校展开激烈角逐,争夺一等奖。
  决赛分为两个环节——“朗读”和“听写”。“朗读”环节中,现场从每队3名选手中抽取一位进行朗读,并随机分配文章,3分钟准备时间过后现场朗读。在这个环节中,王泽锟同学以情感的饱满、真实,声音的雄浑、特别,赢得了95分的全场最高分,为我校代表队取得了较大优势。
  “听写”环节更是紧张,“咨诹善道”“缊袍不耻”“曾枝剡棘”“叆叇”等词语,不但难住了台上选手,让他们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也引起了台下观众的议论纷纷。比赛全程战况胶着,气氛紧张。最终,我校代表队以一分之差惜败新华中学,取得二等奖。
  此次活动,参赛选手和观赛同学都感受到了汉语的魅力,提升了重视汉语素养的意识,他们认真准备,积极参赛,在整个过程中展示了他们的能力与风采,证明了整体体系的语文实力。同时,感谢指导老师李幸、沈婷和何京平以及中学整体教育实验课程体系所有支持此次活动的老师们。


中学整体教育实验课程体系
2013年11月26日


初二(15)班 王泽锟:
  实话说,这次比赛可以说是我第一次在如此的场合参加的,我有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经历,也学习到了很多。从得知需要参赛的消息,到初赛的结束,我经历了巨大的情感变化,有兴奋,有沮丧,再到欣喜若狂,我和组员的无论练习还是真正“上战场”,每个小小的成败,都会牵动我的心灵。
   通过我们组员的不断磨合,我们逐渐团结起来,经过不懈努力,在初赛中取得成功。然而,更大的困难接踵而至,赛制的改变,更多资料的分发,对方选手的不确定性,使我们的心情与准备工作越来越紧张。
  时间终不待人,可我们却能以平和的心态走进决赛场。然而,朗读环节的小胜利后,接下来的听写就疯狂地给我们浇冷水。可以这么说,十个词语有六个连听都没听说过,最令我们绝望的是,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词语而另外两个学校写得出来。经过一番苦战,我们甚至认为我们不可能有希望了。但最终我们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二。这可以说是既幸运又耻辱的一件事。事后我们反思,其实不单是比赛前准备不充分,赛场发挥也不是很好,有一些失误。
  不过,虽然十分遗憾,但整个比赛,从准备到实战,都十分扣人心弦。我知道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懂得了大场面的控场能力等,最主要的是,我从比赛中得到了快乐,得到了挑战,这将是我人生中难忘的回忆。


初二(17)班 李爽:
  通过参加这个活动,我首先明白了认真听语文课是重要的,极重要的,非常重要的,还有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其次课外见了奇奇怪怪的特别复杂的字以及自己认为是读那个音其实是读另外一个音的字也要留心记忆。(请大家喘口气)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离成功是很近的,但是总是有那么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应该抓住的机会没有抓住,所以导致了最终没有得到最理想的结果。最后,其实这段时间里也刷新了许多遍世界观学到了很多簇新簇新的知识,所以还是要感谢读书月的这个活动,至少语文试卷选择第一道题再也不会错了,不是么?

初二(16)班 疏畅:
  虽然在比赛中所谓惜败,但客观一些,冠军学校的实力更胜一筹(我们当然也非常不错)。而最大的收获,其实来自准备环节。在几天放学的词语过关中,可谓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们在语文方面有限的水平。各种常见字词只是混个面熟,提笔忘字更是时有发生,还有许多在平时阅读过程中见到过的词语,不求甚解而随意“读半边”,或者想当然地认为是常见的那个读音;长得很像的各个字混为一谈……因而在这次的准备中,世界观被刷新,许多诸如纨(执)绔(夸)子弟一般让人汗颜的错误得到纠正,也算丰富了知识和见识,有了自知之明。而与队友李爽和王泽锟的磨合,也让我们更有默契。学霸队友的实力和平时雄厚的积累,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更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不足。

决赛阵容

整体体系的李幸老师、沈婷老师及三位参赛选手

比赛现场

从左至右依次为来自整体体系初二15、16、17班的参赛选手王泽锟、疏畅、李爽

复赛阵容

   

扫一扫分享本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