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举行本学期首场“校长面对面”交流会

深圳中学 2013-10-14


  “校长面对面”是构建学校与学生充分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深圳中学校园民主实践的重要途径。2013年10月10日(周四)下午,在雍睦堂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校长面对面”交流会。王占宝校长、学校有关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各班学生代表、学生会成员、学生媒体及学生出席了本次交流会。
  本次交流会共分校长回应、聚焦话题、自由提问和媒体提问等四个部分。在学生即媒体提问后,学校领导对社团学分学时问题、食堂问题、晚自习耳机使用问题、体系隔阂问题和校园民主问题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分析及说明。

  第一个问题是学时学分影响参加社团积极性的问题。本学期的社团招新上,新高一对于社团的学分学时较为关注,有些社团也以学分学时来吸引高一新生,其他社团招新人数较去年有所下降,这个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个问题上,由王赫老师对学分学时的概念进行了澄清。同学们在社团活动中申请的“学时”实际上是 “社区服务学时”,这种学时只能赋予具有义工服务性质的活动参与者,它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公益性、服务性等特点,由综合实践科组认定。而且,学时的获得并不是以社团为单位的,也并不能预先知道每个社团可以获得多少个学时,因为学时是在具体的公益性质的服务中实际付出的时间,因此“学时较多的社团”这一说法实质上并不成立。这在综合实践课程和《社区服务学分认定手册》中有明确讲述,请同学们关注。有关社团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学时申报问题的说明和流程学校会再次发到官网公告中。

  第二个议题是学校食堂的问题。上学期末,学生会就是否对食堂进行重新招标进行了公投,公投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应当重新招标。但是在暑假期间并没有进行重新招标,这引发了学生的不满。问题二:根据学生会公告,学校表示,重新招标食堂承包商并不能解决食堂问题,应该改革食堂制度。请问到目前为止对食堂做了哪些改革?如何保证食堂的用餐卫生及搭配合理均衡?
  对于这个问题,邢向钊副校长给出了回答。食堂的问题由来已久,自1992年到现在,学校食堂的就餐和供餐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就餐人数增加了130%。硬件问题要待四期工程完工之后才能彻底解决。关于食堂承包管理制度,学校在过去的20年里更换了数次,如对内承包,自行管理,对外承包等等,但没有一次的寿命会超过5年,其核心问题是没有一个制度来制约承包商。另外,食堂的管理组织一直没有明确,而且饭堂和小卖部,书屋和补贴等等关系纠缠在了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情况阻碍着食堂问题的解决。
  接着,邢校长提出了校方的解决方案。一、以九份合约(即食堂、小卖部等每一个项目的专门的合约)来代替两份合约,将每个问题独立开;二、建立原材料供应商的监察制度,学生老师每个人都来监督。发现了问题,供应商没有改正就会有巨额的罚款;三、新的合同。新的合同的内容更多更细,更方便规范管理,其制约承包商的主要办法是用罚款的方式规范饭堂的行为。其中新建立了质保金制度和违约金罚款制度,并增加了22个罚款的项目。新的合同下周一之前会公布在学校的官方网上。学生膳食委员会在现场监督饭堂的行为,学校也会设置专门的信箱来收集学生对于饭堂的意见。学校也派人在加工间进行督察,确保饭菜的卫生。
而学生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方案如下:
  一、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食堂满意度的调查,调查结果间接决定食堂的去留;
  二、在每学年末,在全校进行公投,公投结果直接决定食堂的去留;
  三、在假期由学生代表尊重催促校方执行公投结果;
  四、若学生要求更换食堂,则在更换食堂后,在新合约中需写明详细的食堂管理制度以及食堂更新流程;
  五、在新学期开始后,由学生会和膳管会监督食堂的履行情况并解决学生的维权问题。

  这份学生方案的提出是本次“校长面对面”交流会的创新之一。在原来只有学校对问题的回应的基础上,加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将两个方案做对比,给思考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向。希望同学们除了表达不满,更应该关注解决问题,从建设性的角度思考和参与,希望大家也能对这两份方案从更开放的心态和立场来观察思考,讨论和解决。

  第三个议题是关于晚自习使用耳机的议题。问题三:学生反映,按照《晚自习生管理条例》,允许在晚自习时用手机听音乐,做与学习有关的事,但这项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请问该如何解决?如何保证学生应有的权益?
  王赫老师对这个问题作出回应,她认为这个问题是由于同学们对管理条例的不熟悉和误读造成的。首先她对《晚自习生管理条例》相关部分做了解读。这份条例是2013年经过学生会与学生处的共同商讨作出修订,经过议事会通过的,于7月开始公布实施的,对在校学生和老师都具有普遍约束力。条例原文为 “上课时不得使用电子产品进行任何娱乐活动”,没有涉及到可不可以使用耳机的问题。重要的不是使用电子产品与否,而是用电子产品做什么事情。娱乐当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合,而晚自习是一节课,在课上做娱乐的事情肯定是不合适,不被允许的。她特别强调了晚自习管理的原则:“不迷失自己,不打扰他人”。
  对王老师的回答,有学生提出了追问:是谁来对条例进行解释?议事会会和学生处达成的不再对使用耳机进行管理的协议是否生效?参与条约起草的张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条约没有提到的问题是否不需要与学生沟通就直接执行?在未了解学生使用耳机做什么之前应该怎么处理?
  王老师对这些追问一一作出回答。首先,关于解释权的问题,王老师指出在条约中有一条“此条约解释权归学生处所有”,这也是被议事会中的各班议委认可并通过的。在议事会与学生处达成的协议中,没有表明“可以使用耳机听音乐”,希望师生双方都尊重规则,遵守条例,应该按照现有条例执行。针对张同学的问题,王老师认为,条约可以进一步完善,但在条约修改之前,师生都应当遵守。

  第四个议题是关于深中的体系隔阂。国际体系与其他体系上课地点较远,同学之间的关系疏远。此外除了标准体系,其他体系需要考试才能进入,因此不同体系之间产生了隔阂,偏见。
  对此,教学处郭胜宏主任做出了回应,即不同的体系设计了不同的课程方案,其目的是为不同类别的学生搭建更好的学习平台和发展平台,增强学生学习选择性。不同体系的学生可以通过深中文凭课程、体育、艺术、技术、实践等选修课程共同学习、相互了解,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学科活动相互认识、相互取长补短。只要愿意,事实上学校有很多平台帮助大家见面,只要你不给自己贴体系标签。学生被分配在不同的教学楼上课,这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即使没有实验体系、国际体系,这种现状也不能得到改变!未来校园与课程设置会发生一些变化,不同体系的学生会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交流,只是需要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标准体系的学生在深中多年的高考、自招考试方面表现也非常突出。一开始就选择标准体系的初升高优异毕业生这两年也越来越多,这些同学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他们不会纠缠自己的体系身份,他们发展的很好。各体系的课程有一定的差异,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高一实验、荣誉、国际三个体系对学生进行了双向选择,不是选拔,不是选优。

  最后一个议题则关乎校园民主。问题五:深中的特点是民主,校长面对面就是民主实践的重要途径。请问校长如何看待校园民主化?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够,一方面推进校园民主实践,一方面又不会造成学生散漫,过度自由的状况?
  王校长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王校长提出了四个观点:首先,学校里的每一个老师都是校长的代表,他们代表校长参与到深中的校园民主之中,同学们跟各位分管校长和主任的交流的方式会更直接,更持久。
  第二,校园民主需要用理性的、民主的方式来推进,建议大家用讨论的方式,而不是讨伐的方式,否则只能达到胜利,而不能实现进步。
  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民主实践的方式来培养民主的意识和能力。校园民主是建立公民社会的重要方式,但这些民主意识一定是在对民主和自由有真正的认识,有科学的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王校长说,历史中的中国社会曾经让民众付出了热血、青春甚至生命的方式,现在反思,可能很难融入到普世的价值和普世的伦理中去。科学民主应该以平等为前提,就像今天的校长面对面,大家是平等的身份,在进行对话、讨论,这是民主建设的非常重要的起点。文革是群众运动最普及的时候,也恰恰是中国社会灾难最深重的时候,哈耶克说“糟糕的世界是在我们自以为在追求天堂的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希望同学们今天除了知道这五个问题的答案,还要对民主、自由、人权、普世价值真正产生一些学理方面的,学术性的认识,才是真的不虚此行。
  王校长的第三个观点是希望同学们对以下问题做出深入的思考。什么是民主和自由?什么是校园的民主和自由?民主和自由与责任和规则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希望同学们对这些原点的问题做思考,过华而又实的人生。王校长认为,作为深圳中学的校长对民主和自由的深入和专业的思考详细的表达在2010年10月8日,三周年前发表的文章《本立而道生》中,希望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王校长也和同学们分享了几个观点:胡适先生说“自由的办法就是负责任的人说负责任的话。”顾准先生说“专制就是认为自己绝不会错的想法。”校长也跟大家分享了他对本期《涅槃周刊》当中部分文章的看法,认为部分文章的信息不实,包括在开学典礼上说如果不对宿管称呼老师就会被扣分,宿舍11点后洗手间的灯也会被断掉等几个问题,并做了现场调研和回应。他认为这种不负责任的失实表达非常不恰当,希望同学要有对事实有基本的尊重和修养。希望同学们多读书籍,提高对民主和自由的认识。
  王校长的第四个观点引用了柴静的话“中国适逢微博的时代,人人都在其中,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回答的问题是——给你自由,你能干什么?”校长也想让同学们思考,给你自由,你要干什么?他期待深中的学生除了关注饭堂招标、自习课刷卡考勤外,更要关注学校的文凭课程,实验体系的改革,国际学术课程,关注今年的诺贝尔奖项,关注学科前沿,这些诺奖对我们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因为深中的民主氛围在全国中学中都是名列前茅的,不仅是过去,更是现在,但如果有更多的人关注以上的专业问题,我们的民主将会有更深刻的内涵,更广阔的未来。
  最后王校长再次引用了柴静的话希望大家深入的思考:“给你自由,你要做什么?”期待大家关注民主和自由的视角更广泛和深刻。

  自由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每一次校长面对面都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思考。通过沟通我们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而在另一些问题上还需要更深层次的交流。当然,校园民主更需要每位深中人以一种积极、理性的公民精神来参与,来一起努力建设我们理想的深中,理想的中国未来。

扫一扫分享本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