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教育局在我校召开“学校服务窗口建设”工作现场会

深圳中学 2012-05-09

深圳市教育局在我校召开“学校服务窗口建设”工作现场会

  5月8日下午,深圳市“学校服务窗口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校举行,教育系统“两提升”(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提升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行动拉开序幕。各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各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全市各高中学校校长、部分初中和小学校长代表、市教育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共1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教育局副局长范坤主持。
  新任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李永华作重要讲话,他表示,深圳教育系统要创建教育“深圳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学校服务窗口建设,牢固树立服务观念,自觉提升学校教育服务质量。李永华强调,学校服务窗口建设要切实做到“四个结合”: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相结合、与优化学校育人模式相结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各校办学实际相结合。
  会议邀请深圳中学、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福田区红岭中学分别就建设“学校服务窗口”、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工作情况进行经验分享。
  王占宝校长代表学校发言,他从中学现实的困境、深中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学校教育服务工作、提升学校教育服务水平的重要性。深圳中学在创造教育的高度的同时,也追求教育的温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社会,让教师享受教育,学生享受学校,社会享受深中,使深中成为一所让社会感受到温暖的学校,使社会享受教育的学校。
  深中的“三个服务”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有具体实施的机制和抓手。
  服务社会的具体措施有:
  第一,通过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对整个高中办学模式起到先行先试,社会示范的作用;第二,向社会提供各类课程,为深圳的社会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第三,通过社团开放实现跨年级、跨体系、跨界别、跨校园的交流;第四,通过向社会公布自主招生试题、向全市各学校分发工作计划、两个研究所向社会开放、课题招标资源共享等方式来服务社会;第五,在全国学校率先建立社会教育服务中心,实现名校应有的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责任。
服务教师的措施体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学科研究室、学术性高中的探索与实践、教师领导力培训,课题招标制、学术性科组建设、举办面向全省的“学术性高中育人模式探索”现场交流会等途径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二,通过创建教师事务中心、建立教工休息室,设立教子优方奖和比亚迪奖教基金,组织六一亲子游等活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服务学生主要通过七个方面具体落实。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有利于学生明确发展方向;第二,构建了可选择的、多元的八大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新发展;第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七大创新体验中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平台;第四,形成多元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第五,我校成立了全国中小学第一家思维研究所、美育研究所,整合社会研究机构、大学、中学的力量,探索和实践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审美教育;第六,创建学生事务中心,进一步建设好学生辅导中心;第七,开展学生校园民主实践,维护学生权益。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分六组参观了深圳中学校园,参观点包括:学生事务中心、教师事务中心、社会教育服务中心、学生辅导中心、思维研究院、思维研究所、美育研究所、“感谢有你”年度人物展示橱窗、“诺奖寄语墙”、教工休息室等。

扫一扫分享本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