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 2012-03-15
3月14日下午,学生处举行学期第二次班主任工作会议。全体高一、高二班主任、新入职青年教师及实习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学生处王东文副主任主持。
会议主题是“班级集会的设计与实践”。共有李剑新、冯瑞、石晓艳、刘岩、李丽5位老师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经历,分享了在班级集会设计中的感受、经验及思考。
李剑新老师的发言指出,班级集会要有一个学生关心的主题,在设计中要充分信任学生,将班级集会的组织过程当成学生成长和提高的过程,班主任在其中要“用经验全程引领,用身份鼓励影响”。冯瑞老师分享了在短短一个学期班主任生涯中对班级集会的思考、实践,她在反思的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将“热心班级服务奖”给那些在班级集会中愿意尝试的学生。石晓艳老师用一次集会的现场描述,从“家”的角度解读了班级集会:班级是个家,班级集会应该是家的聚会,是在友爱和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学习和体验的机会。刘岩老师则提供了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有关时间管理主题的集会案例,详细介绍了主题设定的背景、流程设计的思路,尤其是集会后注重与其他教育角色合作,如及时与生涯规划课教师合作,在其它课程中深化集会带给学生的变化。李丽老师在实践中尝试了“跨班级”集会、“跨体系”集会,让与会者对小小的班级集会能达到的高度与温度有了深入的思考,很形象地回答了“班会能走多远”这个问题。
学生处王新红副主任从评价的角度,以高二17班的一次班级集会为案例,解读了班级集会的效果评价,提出每次集会在主题的选择、过程的设计、班主任的行为及学生行为上,都有核心价值需要注重,最关键的评价指标是集会是否促进学生生成了新的行为、情感、价值观。
学生宿舍主管马靖在会议上通过图片的方式,与班主任交流了本学期以来学生宿舍管理的积极变化,介绍了新的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的细目。班主任老师表示,将会更多关注学生住宿管理状况,助力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服务品质的提升工作。
主题班会设计发言稿
石晓艳
接到这个任务,我觉得很为难,因为自己对班会这一块感到很迷惘,真的不是因为谦虚才这么说。我开班会的很多招数都是来自寇玉伟老师和杜云老师。他们给我了很多的建议,在此对这两位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理解的班会,首先氛围一定是有爱的,轻松的。就像是兄弟姐妹在一块儿,一起分享一些事情,感悟一些事情,一起放飞希望。然后也关起门来处理一些家务事。我希望通过每一次的班会,学生能收获些什么,也许是一份快乐,一份感动,哪怕只是一瞬间内心的触动。因为我相信,长大是一瞬间的事情。
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主要有学生负责,一种是我主持。先说第一种。我会把20-25分钟的舞台全权交由学生,鼓励他们做不同的尝试。告诉他们,无论结果如何,都还有我为他们救火。接着,班委总结一周的班级情况:进步与不足,10分钟左右。最后,我做补充,并通知一些事宜。这时候,我会找主持的学生到门外,点评他们刚才那20分钟的表现。
第二种,自己主持。希望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曾经做过一个关于青春、挫折的主题班会。当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很精致的PPT, 有配乐还有很有哲理的文字,就是关于青春啊,挫折的。我就想可以利用起来,因为他们既然选择了深中,就注定会伤痕累累。那天一进教室,就让把灯关上,只有屏幕亮着,很舒服的音乐想起,然后我做了一个比较煽情的开场白。这个跟我平常的风格不符合,所以学生有些小骚动,感觉受不了了,但是又无法抗拒。大家推出几个声音很有磁性的学生,配乐朗读。我们一起感受,一起思考。慢慢地,有些同学小声地跟着读,最后变成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是我设计之外的事情,感觉非常的棒。放映完毕后,就有同学喊要发微薄要改个性签名。我才发现,刚才一些一闪而过的文字已经在不经意间种在了他们的心里。很自然地大家就开始踊跃地分享。接着,我让大家把自己的困惑写下,也可标注指定由谁来解答。然后收齐,再由同学随机抽出念出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一起探讨。
也许这节课结束后,对于青春,对于挫折,我们仍有许多困惑。但是我相信,至少对每一个在场的学生来说,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触动,一些启发。有些东西,甚至会在他们心里扎根。
以上是我对班会课粗浅的认识,感谢给位的聆听!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