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 2012-03-05
2011年,有些人有些事我们应该感谢和铭记。有一群非常优秀的人,他们身上伟大的精神力量,深深地感动了深中人。他们善良、热情、公平、正直、坚定、勇敢、奉献、包容,他们怀着对深中的深厚情感,关注并推动着深中的发展,将智慧和热情无私地奉献,为深中的成长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要寻找和弘扬精神的力量,将这种美好记录下来、延续下去;我们要在新的征途中凝聚深中精神,促进深中的卓越发展。为了表达对他们的尊重与感谢,学校开展了“‘感谢有你’——深圳中学2011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深圳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组:直挂云帆济沧海,凌云豪气冲斗牛
颁奖辞:
“七五计划”是他们的志气,“人人有担子,事事能落实”是他们的和气,面对高度不摇头,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成功不仰头是他们的勇气,“在冒泡的地方撒网”,“重症处下猛药”是他们的才气,追求卓越、追求领先是他们的大气。他们就是2011届高三年级组。
2011届高三年级组以智慧和汗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以其志气、和气、勇气、才气、大气,成就了凌云之气,创造了深中新的辉煌,新的高度!
2011届的高考成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分率、名校率、重点率均创历史新高。钱鹏宇同学以裸分699分勇夺广东省理科总分第一;陈霜阳同学以裸分670分勇夺广东省文科总分第二、深圳市文科总分第一;文理科共20多人入围北大、清华录取线;全省前50名、前100名、前300名人数均居全省第一;重点率首次突破75%,达到78.79%。
超越带来的不只是漂亮的数据,它使更多的家庭圆了上更高层次大学的梦想,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实现,促进了民生幸福。
感动深中人的还有2011届高三年级组的传承精神、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他们毕业时给学校赠送的课桌椅、班级赠言、优秀毕业生的学习笔记,成为深中和深中学子的宝贵财富,激励深中不断超越,勇创新高。
谢谢你们,2011届高三年级,你们为深中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度。深中师生会以这个高度为起点,再踏征程!
颁奖嘉宾:
钱鹏宇: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学生,2011届高考广东省理科第一名。
陈霜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2011届高考广东省文科第二名。
国晨星:清华大学化学学院学生,入选2011年全国化学冬令营。
齐 越: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学生,2011届高考广东省裸分前十名。
刘宁坚:2011届高三毕业生家长代表;他积极支持、配合学校老师,关心孩子成长,其女2011届高三(1)班刘钰同学高考英语147分,是广东省高考英语状元;目前就读美国名校曼荷莲女子学院,已获全额奖学金25万美元。
刘若鹏:手握魔法之门钥匙的人
深中校友,现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
颁奖辞:
他2002年从深圳中学保送至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大学毕业后获美国杜克大学研究院全额奖学金,在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
他揭示了“隐身衣”的原理!他发现了从希腊神话、《山海经》到《一千零一夜》、《哈利.波特》以来魔法的秘密!他正带领着一支团队,走进那童话故事、神话、奇迹、梦想与魔法的深处,去探索上帝造物的玄奥与神秘,至今为止共创造了1179项国家级专利。
高中时代,老师说他清醒、理智。初上高中他一鸣惊人,身在普通班却考了年级第一名;可是他说,不想费力保持第一,位列前十就好。他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文学名著,钻研心爱的物理,参加学校活动。
大学时代,同学说他执着、疯狂。为了一个实验,他能连续奋战三天三夜,然后又大睡三天三夜;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他不顾周围人的目光,独力坚持;他用澎湃的热情与犀利的口才,感染志同道合者一起奋斗。
这是一个内心里燃烧着志趣的火焰,血管中奔腾着事业激情的年轻人,他对科学、人生、事业拥有同样的信念。 他,就是深圳中学校友刘若鹏!
感谢刘若鹏。谢谢他点燃了深中人的梦想,鼓舞着更多的深中人在追梦之路奋勇前行!
颁奖嘉宾:
钮志红:深圳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在深中工作17年,深圳市优秀班主任,近年来,分别指导学生参加IYPT(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麻省理工学生创新大赛和USAYPT(美国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是刘若鹏高中物理教师。
李剑新:深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荣获深圳市十大优秀书香家庭、市优秀教师表彰,在深中先后出版《语文学习方法》《教学中人格培养》等八部专著;1999-2002年任刘若鹏高中班主任。
赵立:深圳中学原物理高级教师,副校长,现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校长,曾获得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南粤优秀教师、深圳市优秀党员称号,是刘若鹏中学的物理竞赛教练。
何卓东:深度探究,发现自我
深圳中学 2009级 学生
颁奖辞:
他热爱学习,卓尔不群,拥有出众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研究能力。高二一开始,他就获得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和数学二等奖。他花了八个月的时间,运用逻辑学、集合论和拓扑学的知识证明了一个新的集合的存在,凭借论文《存在一个非VAN DOUWEN极大几乎不相交的集》勇夺第四届丘成桐数学奖银奖,也是大陆地区最高奖。
他热爱科学,乐于分享,其创办的“万物科考社”成功邀请了国内外多位著名学者来深中进行学术交流。他还与同学们创办了一个网站www.shenzhongssc.com, 希望毕业以后还能通过网站来帮助在校的同学。为了更好地管理社团,他还与STANFORD数学中心(SMC)的负责人Dana小姐联系、交流,并受Dana邀请加入一个美国各地数学中心负责人互相交流经验的平台(circle of circles),从中获取经验。
他热爱发明,敢于创造。作为深中MIT创新团队的成员,他联系创维公司,借用实验室,利用周末去那里工作,和伙伴们一起以 RF信号原理独立研制出地下停车场寻车装置模型。
刻在丘成桐数学奖奖杯上的这句话很恰当地描述了他:“无怠无罔,自强不息。亲师乐友,学思不匮”。感谢何卓东,他通过积极主动学习,将广泛兴趣聚焦为志趣,为深中学子树立了发现自己、实现自己的典型。
颁奖嘉宾:
冯良炳:日本国立山口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专家团队代表;研究兴趣:智能计算与智能控制,多视角三维重建,网络服务组合,参与脑的记忆和学习功能协同的嗅觉系统数学模型研究等多个日本文部科学省项目研究,近几年,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10多篇高质量论文;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与深圳中学共建创新体验中心。
蒋绍廷:因为热爱,所以痴迷
深圳中学2009级 学生
颁奖辞:
作为深圳中学金融投资社的创始人,他打造了深中经济金融类社团的领头羊。他痴迷于金融,把平常人认为枯燥无味的金融投资学当作一种休闲方式,“写了一个半小时作业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娱乐方式,不是拿出手机看人人或者看微博,而是拿起一本金融投资书籍来看”,作为一名中学生,他把代表MBA研究生水平的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看了不下三遍。
在他的领导下,金融投资社成为深圳中学最有影响力的社团之一。创立时,金融投资社只有两个人,创立后,每年都有超过120人报名。作为深圳第一个由中学生成立的金融社团,创立的第一天就受到《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关注,他的行为扭转了中学生只关注学习,而不会理财的传统观念。
他因热爱而专注笃行,他利用社团课教授应用性金融知识,如各种报表分析,道氏理论等,还给社员做个别辅导,为深中学子揭开了金融投资学的神奇面纱。在金融投资社举办的模拟投资比赛里,参赛选手所获收益能在全国基金公布当中排名前四。抱着博爱、分享的目的,他把到花旗银行的实习机会作为投资竞赛的奖励,让金融投资社以外的同学享受金融投资的快乐。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组织了深圳高中金融联盟,帮助深圳的其他兄弟高中建立或完善金融社。这份对金融投资的热爱,并不影响他成绩名列前茅,反而教会他不断战胜自己弱点、不断超越过去。
蒋绍廷,因为热爱而专注于金融投资,因为乐于分享而拥有了个性魅力。他曾说:“我为自己身为深中人而感到骄傲,因此我也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够为这个学校做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感谢蒋绍廷,这份对深中的热爱是你、也是深中的美丽收获!
颁奖嘉宾:
刘焕明:比亚迪公司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监,长期关心、支持深圳中学的建设和发展。
李靖:识千里马 寻天下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北京大学广东招生组组长
颁奖辞:
他是北京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博士,是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副院长,在深中学子的心目中,更是一位专业而又敬业的招生老师、人生导师。作为一位北大教授,他承担着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但是在“为国举贤,重于泰山”的责任驱使下,他坚持参与北京大学在广东的招生活动,并且不定期以专题讲座、个别辅导等形式,为深中的优秀学生提供升学指导、专业咨询、心理疏导。
他深谙高中学生的心理,经常鼓励学生增强自信,立志高远,保持和谐平衡的心态应对高考,使学生从紧张的氛围中脱离出来,缓解了心理压力。他常说:“天下对你最有帮助的事情只有两件:读书和锻炼,因为读书和锻炼的收获只有个人自己才是实实在在的受益人,只有努力读书、锻炼才能培养自我的控制能力,才能把握自己,成为自己生活学习的主宰。”这些人生感言,鞭策深中学子拼搏进取,脱颖而出,走向成功之路。
在已经迈入北大校门的学子心中,他是热情又细致的大学导师。他对在北大就读的100多名深中学生了若指掌,长期关注着他们在北大的学习与生活,并在关键的时刻给予重要的人生指导。
感谢李靖老师,他以自身的魅力感染着深中学子,将北大精神带入深中的校园,他的敬业与热情激励着深中学子不断追求卓越,勇攀学术高峰!
颁奖嘉宾:
刘嘉柠:现任深圳中学学生会副主席,已负责主持或举办四次“面对面”交流会,为推进校园民主实践进程,为增进沟通和理解,为维护深中人的权益, 她不辞辛劳;爱笑的她更有一颗感恩他人的心!
周静月:现任深圳中学模拟联合国协会秘书长(第六届),曾作为学生领队带队参加2011年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联大会;现正致力于2012年泛珠三角模拟联合国大会。
叶容宾:现任深圳中学社团联盟理事会理事长,目前深中学生社团共有65个,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包括专业类(15个)、公益类(7个)、 科技类(3个)、体育类(12个)、艺术类(15个)、实践类(4个)、传媒类(9个)。
MIT校友团队:Make It True !(行动成就梦想!)
深圳中学MIT发明队顾问
颁奖辞:
他们用实际行动阐释和传承着麻省理工“思考与创新”的校训。在深中MIT发明队中,他们既是指导者,也是拉拉队员;他们既是专家,也是伙伴。一次次,他们亲临深中,举办主题讲座,带来头脑风暴和精神盛宴,一次次,他们发来热情洋溢的祝福邮件,给队员解惑、加油。
他们坚守以己之力回馈社会的信念,总是强调志愿者的身份,婉拒款待和报酬。他们所做的一切,完全出自于对这项活动的激情、诚意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011年,深中MIT发明队的“出租车调度系统”入选麻省理工发明创造展,并获得MIT专家的肯定和赞赏。发明队带给深中人光荣和梦想。今天深中怀着敬意,感谢为发明队默默付出的麻省理工(MIT)校友团队。他们是MIT中国首席面试官蒋佩蓉女士,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高层林为千先生、专家赵震伟先生、徐展先生。
感谢你们!你们带给深中的,不仅仅是知识、技术、经验、理念,还有更重要的激情、创造力、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谢谢你们!
颁奖嘉宾:
章必功:深圳大学校长、教授;专攻先秦两汉文学、红楼梦研究,对此有“一种诚心诚意、刻骨铭心的爱好”,著述颇丰;主政深大,锐意改革,作风亲民,在破除大学“官本位”方面领先全国。
JT社团:胸怀天下,从我做起
深圳中学学生环保社团
颁奖辞:
他们身为一群未成年人,做了一件很多成年人应该做而未做的事情。
2011年12月9日,深夜,梧桐山罗龙涧,深中37名高二、高一学生,正在露营。背包上的温度计显示,此刻温度不到1℃。在冬夜的寒风中彻夜未眠的他们,为的是保护梧桐山上屡被盗伐的沉香木。
这次行动,距离深圳媒体12月7日再次报道梧桐山沉香木遭遇盗伐,只有短短两天时间。
在活动的伊始,JT社团负责策划行动的学生没有告知所有同伴活动的真正目的,只描述为“夜宿梧桐”,他们希望同伴们能自己发现问题,希望他们“因为看见了伤痕累累、痛苦不堪的沉香树”,“感受到保护树木的重要性”,由心而发地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承担责任。高一学生翁小玉,一位普通的深中学生,参加了这次护林行动。她在12月9日这天满16岁。她选择了这种特别的方式度过自己的生日,将这一天当成了自己的成人礼。她说“成人了就要负责任,就从保护沉香树做起吧。”
谢谢JT社团。梧桐山上的沉香树,单凭30多位高中生的力量去保护,实在是杯水车薪,是无法守护住的。但是,这种螳臂当车的行为背后,表现出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彰显了鲜明的公益价值导向,充分体现了深中学生“胸怀天下”,“从我做起”的大我情怀。
颁奖嘉宾:
陈明伟:深圳市公安局东门派出所所长,荣获深圳大运安保个人一等功;他重视警校共建,不仅为深中提供安全保障,还为学生提供法制课程。
Nuri:架起中德文化桥梁的使者
在深圳中学工作的德国志愿者
颁奖辞:
她是一名中德文化交流的志愿者。2011年9月,通过歌德学院的推荐,她来到深中。从此,深中的校园里,就有了一道别样的风景:一个长发飘飘,美丽可人的外国女孩,背着包,笑盈盈地穿梭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她是Nuri,深中德语社的助教。每一次上课前她都早早的来到教室准备,协助德语老师上课,课后她总是和同学们用德语交流,给学生做课后辅导;课余时间她认真地制作下次上课时需要的教具;她牺牲了中午休息的时间,给学生编排德语话剧,热诚地给同学们介绍德国文化,同时也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中国文化……
她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周围的人充满关怀,她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行为展示着德国学子的风貌,感染着深中学子。谢谢Nuri——这个像阳光一样可爱的女
孩。
颁奖嘉宾:
邓海清:深圳中学生物高级教师,在报刊、网络发表了数十万字的文字,作为一名“教书匠人”,一名社会教育的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面向社会为家长、学生提供教育指导。
梁健超:深圳中学高二(13)班学生,深中学生社区服务联络协会社长,平时组织的义工活动已经常态化,寒假期间组织深中学生去韶关贫困地区支教。
龙艳:播撒爱心的使者
深圳中学 初中部教师
颁奖辞:
她,风趣幽默、循循善诱,深受学生欢迎;她诚恳踏实、乐于助人,深受同事喜欢。她总是温和地微笑着,镜片下的双眼,闪烁着友善与睿智的光芒。
她,2008年四川512地震后的暑假,主动前往灾区绵竹,给当地的孩子上课补习。2011年,她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前往新疆喀什28中支教一年。
她,选择了辛劳和困难,选择艰苦和寂寞。
她,其实选择了奉献!她让自己和深中的爱,流淌了千万里,流到了巴中、南疆。
在730、731民族事件后,她婉拒了组织方暂缓工作的好意安排,每天依然到岗上课。没有集体接送的车辆,她单身一人,自己乘坐公交或的士,往返于住处和学校,坚持上课,直到支教结束那天。支教一年中,她上课180余节,听课200多节。
“不是所有的树都耐得住干旱,但胡杨做到了!不是所有的花都耐得住严寒,但雪莲做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耐得住艰辛与寂寞,但龙艳老师做到了!”这是喀什28中的同行们对她的评价。她用大爱,铸就了喀什28中师生心中的“深中人”形象。
工作不计较,生活不攀比,为人不张扬,时时为学生、处处帮老师,她传递的爱的火炬不仅照亮了深中,照亮了绵阳,照亮了喀什,更照亮了每一个教育者的心灵。
感谢有你,龙艳老师!深中以你为荣!
颁奖嘉宾:
张巧云: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工会主席,喀什市两基工作先进个人,曾获喀什市“优秀党员”称号。
苗新红: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德育办副主任,喀什地区“优秀教师”。
闫春: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综合组大教研组长,喀什地区美术课堂教学一等奖。
陆永林: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校医,曾获校“优秀党员”称号。
(以上老师目前正在深圳中学挂职学习)
房尚昆:丹心热血浇灌教育之花,刻刀彩笔描绘精彩人生
深圳中学教师,艺术科组组长
颁奖辞:
他在职业生涯中,始终将课堂和教学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方式。他说,“教师要有高度,要先塑造自己,再塑造他人,才能将学生引向高度。”从教以来他几乎跑遍全国,在中央美院、在首都师大、在华南师大……为全国骨干老师做培训,不仅传达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更宣传了深中;他撰写27万字的《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参加录制教育部国家级远程培训工程;建立广东省名师工作室;在国家期刊《中小学美术》连载13期作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广泛影响。
比一沓沓的奖状更能带给他快乐的是那些可爱的学生。他无不骄傲的说:“我的手机通讯录中有500个学生的通讯方式,人人网上有1000多个学生好友,至今仍和我保持联系”。他开设新浪博客,讲述他和学生的故事,述说着他的教育情怀。他被学生称为“房子” ,学生说,“房子之所以叫房子,就如孔子之所以叫孔子”。
房尚昆,一个与学生同行,陪伴学生成长的老师,谢谢您。
颁奖嘉宾:
区绮文:深圳市侨联副主席,侨商协会副会长,玛莎集团董事长,荣获“深圳市荣誉市民”称号;作为深中校友会会长,组织校友们活动,支持母校发展。
古治登:深圳中学老教师,深圳中学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他努力将离退休老师组织起来,继续关心、支持深中发展。
高青:引领孩子自己改变自己
深圳中学教师,国际课程处主任,国际课程体系负责人
颁奖辞:
在国内,她率先引入了IYPT项目、USAYPT项目,荣耀的成绩为她平添绚烂的光环,她却只是微笑着说“作为一个普通老师,只要是对学生好的,我们就要尽力去做。当时我认为这些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新力、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当天我就写了申请。”
她从未停止过对教育的思考。散文《红花绿梗》的翻译,是她对当今教育最好的反思手稿,她常常向工作伙伴提问:是什么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我们是否给了孩子过多的“指导”?
她,致力于发现一条引领孩子自己改变自己的道路。
“学术、国际、人文、创新”是她对国际体系的定位,“想象力、换位思考能力、适应能力”是她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她自己编写了一套《物理教学设计》,每一周的计划,每一个实验设计,每一个问题的思路,每一次测验的目的,每一个评分细则的规划,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真正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她相信,当学生能够对一个问题想出十种解法,想象力与创新力终将被激发。“教育本质突出”“Great! Brilliant & Responsible.”是学生给她的真切评价。
感谢高青老师,感谢这位充满教育热情,自信率真,具有开拓精神的教育人。
颁奖嘉宾:
杨粤祺:深圳中学国际课程体系高三19班学生,Nova Monthly杂志创办人之一,担任主编和公关部负责人;2011年,创立深中钥匙木(JA)公司,担任CEO;现已被多次在全美商学院排名第一的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提前录取。
陈明潇:深圳中学国际体系高二19班班长,校排球社社长;2012年2月,陈明潇和夏黛茜两位同学共同研究的课题"一种书籍自动翻页装置"获得国家专利。
姜恩池:深圳中学国际课程体系高三(19)班学生,在2011年10月的SAT考试中获得2370分的高分(满分2400);曾任深中校园杂志《Nova Monthly》的主编,深中科学社社长,并作为主编为学校制作了《深中印象》英文校刊。
马小平:总在生命的最深处与我们相遇
深圳中学已故语文老师
颁奖辞:
他将最后的精彩留在了深中。在这里,他将对文学、教育、人生的思考结集成书,出版了《追寻意义——一个中学老师思考和言说的个案》;在这里,他继续着“一个中学老师能够走多远?”的自我拷问与理想实践,开设了人文修养课,编纂了一本书——深圳中学《人文素养读本》。
他在题为《走进一个人的心灵史——解读史铁生》的演讲中说过,史铁生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对痛苦的体验与把握,进而直接地体验和把握到了生命的本质。
中年的他面对疾病时,也就这样牢牢地把握了自己生命的本质。
罹患癌症七年多,他从未有过一句对生命的抱怨和绝望。
脑部的受损使他一度右眼不能睁开,他用诙谐的语言说,“我现在是‘一目了然’了”。 当他重回讲台,学生记得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头子今年54了,但是我觉得,我现在6岁。因为48岁那年,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还有多少同事记得这样的场景:当生命留给他的期限还是一个未知数时,他不顾亲朋和医生的劝阻,顶着头部那条尚未完全愈合的二十多厘米长的手术刀痕,把电脑和大批的书籍、资料搬进了病房,继续深圳中学《人文素养读本》的编写。他笑着说:“我就像一个被判了死刑的人,活一天就赚一天,不必顾虑那么多”。
还有多少学生记得这样的镜头:疾病复发后,他仍然坚持上课。他有时都会忘记如何走完从办公室到教室短短几十米的路,他会张望,寻找,一遍又一遍地摸索,只为了完成他作为一名教师的使命。
今天,让我们感谢马小平老师。他的生命就像一幅织锦。激情、智慧、温暖……那些让我们怀念的一切,是织锦的面子,而他用幽默和达观与之抗争的疾病和死亡,是织锦的里子。里子没有那么美丽,可是,里子同样有意义,因为让我们看清了生命的千丝万缕是如何连结在一起的。他,总是与我们在生命的最深处相遇。
颁奖嘉宾:
严凌君:深圳育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99年至今,坚持开设“青春读书课”,编选“青春读书课”系列丛书7卷14本,在全国语文教育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蒋雨蒙:数学竞赛省级赛区全国一等奖,获2012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深中荣誉课程体系班长,马小平老师最后一届学生。
林焕歆:热爱工作,热爱学校,热爱人生
深圳中学退休地理教师,76岁
颁奖辞:
在职时,他全心投入教学改革实践,创造了出色的个人业绩,成为老一辈深中人的优秀代表。他自费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风餐露宿,不辞艰苦,将青海的岩石、黄河的波涛、蜿蜒的长城、浩瀚的沙漠,火焰山的热风、长白山的烟云、河西走廊的悠悠岁月、呼伦贝尔草原的一碧千里,五岳三山的朝晖夕阴,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现在深中的天文观测台、地理园、气象观测园、地形地貌观测园。
退休后,他仍然心系学校,在年高体迈时,像当年一砖一瓦建造地理园那样,一字一句撰写了近8000字的《深中教育故事》。那不是一篇普通的文章,也不只是一个故事,它是一段深中历史,一段深中发展的辉煌旅程。
当谈到退休之后希望编辑一整套地理教学资料时,76岁的林老师有一句令人震撼的表述——“倘若我的身体能回到四十多岁,那该是多好的事情啊。”
林老师,深中感谢您。感谢您对深圳中学的历史贡献,感谢您对深中后来人的勉励与人生启示。
颁奖嘉宾:
王晶:2011年深圳中学新入职化学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在大学期间曾获得全国师范大学生教学素质大赛一等奖,优秀研究生称号,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张杰艺:2011年深圳中学新入职物理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重点招标课题,并于中文核心期刊《课程•教材•教法》上发表了学术论文《美国对科学探究教学的界定及分析框架简介》。
林宁:深圳中学实习语文教师,南京师大2012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曾获得大学优秀三好学生,一等奖学金。
吴戈:深圳中学实习英语教师,香港理工大学2012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大学期间曾在联合国人居署担任翻译实习工作。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