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召开

深圳中学 2012-02-17

  2月15日(周三)下午4:50—6:30,学生处在科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王占宝校长、邢向钊副校长、高一高二班主任、体系负责人、2011年新入职教师、实习教师、学生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范永泉副主任主持。
  会上,李牧、王恺骊、周飞、邓丽瑛、高云、苗淑艳等六位老师分别发言,结合“评价即教育”的主题,分享自己给学生写评语的体会,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王新红副主任对上学期班主任的学生评语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学生评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意识,具体表现为具有两个意识: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和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上学期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评价,绝大多数学生获得了用心的评价。突破和超越传统评语的局限的老师越来越多,有更多的老师在评语中显现出具有“人性”的学生观。绝大多数的学生评语体现出了发展性(纵向评价)、针对性(写谁象谁)、文质兼备(可亲、可近、被理解、被期待)的特点。
  范永泉副主任介绍了本学期班主任培训计划。基于促进工作、解决问题和专业研究、提高能力的目的,本学期学校将加大班主任的培训力度。主要通过月工作培训会议、体系班主任沙龙、专题研讨、德育课题研究、读书会和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进行;希望全体班主任积极参与,共同营造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氛围。
  王东文副主任以《共同努力,落实规则》为题,结合《深圳中学生宿舍管理办法(试行)》、《深圳中学高中部学生进出校门管理办法》、《深圳中学学生考勤管理办法》三个文件讲了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求;希望班主任大力支持、配合。
  最后,王占宝校长发表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是一次专业、有学术价值的会议,也是一次有意义、意境的会议;让人感受到会议的工具价值以外的享受。他还指出,班主任工作十分重要,班主任是学校和校长的代表,是深中教育理念、教育品质在班级中的体现者和实施者;班主任是教育家的摇篮,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德育工作的核心和本质是引导学生追寻美好的生活;要求德育工作要有一种学术研究的意识,认为“规划”与“责任”是班主任工作的两大抓手。
  王校长特别强调,班级是班主任的一面镜子,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要求班主任认真思考“学府里的课室”、“学府里的班级”的标准和实施途径。

                                          (撰稿:学生处  邹纯禄)
                                                 2012年2月16日



 教育学生,成就自己
     在15/2,2012深中班主任会上的发言     苗淑艳

  今年我女儿假期回来我跟她谈起深中现在,作为深中的毕业生她表现出对自己母校的深切热爱和关注。一次我不经意地说到:现在的王校长样样都好,就是对老师们期望太高。原本是随口一句话,她十分郑重地说:你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思维方式,不抱怨,而是把校长的期望变成是一个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如果每个人都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那每个人不是只成就了别人的期望,因为他也成就了自己。为此,我专门读了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
  班主任的工作是份辛苦的工作,但是这份辛苦的工作需要人来做而且需要我们不辞辛苦竭力做好。即使尽力了,也不能说明做好了工作,教育实在不是只用力用心就够了的。不过,热爱工作的人,有苦有累是不说出来的,这是境界,如果叫苦叫累,变成了不堪的境遇。很高兴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在有境界地工作着。
  在这里我建议我们给自己一些肯定和鼓励的掌声,这么不轻松的写评语的事我们不问男女不问长幼都认真及时地完成了,难能可贵。对那些年年岁岁写评语岁岁年年求不同的资深班主任深表敬意,对刚刚加入班主任的阵营敢于把青葱岁月交付伟大的教育事业的年轻人表达无限爱意。
  今天让我自己选个角度来谈谈写评语和教育。我没有代表性,因为我不是一个在教育上做出突出成就的人,但是我很典型,因为众多的老师都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繁杂细致的工作,如果不善于总结和笔耕,最终,多数就是平淡。
  1。给学生写评语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过程。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我们每个老师都投入了太多的思考。同时,我们发现自己是不是一个好的观察者一个善于提炼精华的人一个把学生的成长过程看得重于任何形式和结果的人一个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人生幸福当作教育的头等大事做的人。在思考每个学生的时候我们在思考自己的教育影响,时而在欣慰自己的付出结出的硕果,时而在惶惑自己的努力如石沉大海。每写一则评语,我们就会对接下来的工作有新的想法和打算,就会有改进的冲动和热望,就会高兴于写评语这样的机会也让老师成长。
  2。评语是项工作,但是它却紧密连接着一个一个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人生。所以我们在评语中要表达的应该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充满信心地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蔡元培说过: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所以我个人以为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弱化他们的不足和过错,激发学生的正面能量是可取的做法。
  3。既然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那我们给不同的叶子就要写出符合叶子自身个性特点的评语。措辞,语气,侧重点,选取的具体事例,都是需要一番苦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王校长也反复引用一句好:真正的快乐产生于需要。那么我们的评语也应该把学生的需要认真考虑,把话说到他们认同并受到鼓舞,因此自觉自愿调整改进自己。
  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注满一桶水远比点燃一把火容易,所以身为教师,只能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以求了解这个时代和这些成长中的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外在的需要,善加引导,给与帮助,让他们热切地勇敢地去追求成就美好人生,也因此我们成就自己。用我们充盈纯净的心灵用源源不断的清澈的思想与知识之水照见影射滋养成长中的孩子们是我们应有的追求,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丰富改进完善自己是每个教育者必须做的功课。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扫一扫分享本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