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7
近期在深中开展的哈佛HSYLC峰会上,同学们除了能体验到哈佛的“原版”课程之外,还有机会参与到特别的“大师课”的课堂中。在“大师课”上,来自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受邀来到深圳中学的校园,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讲述他们对各自领域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特体会。这种难得的机会不仅让同学们接触到平时难以接触到的行业领袖,还为他们的学习和个人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启发和鼓励。
峰会第一晚的大师课邀请到了特效师、分镜师、演员以及话剧演员Andy Friend先生。Andy Friend以其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卓越的专业技能而闻名,他参与制作了多部知名影片,如《史密斯夫妇》和《蝙蝠侠》等,他的工作对这些影片的成功上映起到了重要作用。
讲座一开始,Andy Friend便以他的经典作品《史密斯夫妇》为例,深入剖析了电影的制作流程。他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分镜来规划电影的视觉效果,强调了分镜头在电影制作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展示了《史密斯夫妇》中的几个关键场景的分镜草图,并解释了如何将这些草图转化为令人难忘的银幕场景。他特别提到,在《史密斯夫妇》的动作戏中,分镜不仅仅是简单的画面规划,而是对整个场景的节奏、动作设计和情感表达的精确控制。通过分镜,导演和特效团队能够提前设想每一个镜头的效果,从而确保最终的呈现能够与影片的整体风格和叙事节奏相匹配。
接着,Andy Friend转向他在《蝙蝠侠》系列中的工作,进一步阐述了分镜师与特效师之间的协作关系。他回忆起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一个著名场景——蝙蝠车追逐戏。为了让这个场景达到最佳效果,分镜不仅要精确地绘制出每一个镜头的构图,还要与特效师密切合作,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完美呈现。他展示了分镜草图如何与特效制作流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视听体验。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Andy Friend还分享了他作为话剧演员的经历是如何丰富了他在电影行业的视角。他强调了表演艺术对电影制作的影响,指出话剧表演的经验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人物情感和角色动机,从而在设计分镜时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这些细腻的情感变化。
峰会第二天邀请到的讲座嘉宾是陈漫女士。陈漫女士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摄影师和视觉艺术家,她的作品融合了现代艺术和时尚元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色彩风格著称。陈漫的作品常出现在国际顶级时尚杂志和展览中,如《Vogue》《Harper's Bazaar》和《Elle》等。她创新的摄影手法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不仅高度体现了其个人风格,也常带有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讲座中,陈漫分享了她的摄影经历,并深入探讨了她对图像哲学的独特见解,特别是她对真实瞬间的捕捉。
陈漫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今天成为摄影界领军人物,她的成长充满了对艺术的执着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她与许多明星有过合作,也更倾向于用镜头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真实瞬间。在拍摄过程中,她很少与被拍摄者深入交流,而是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在几秒钟内捕捉最自然的表情和动作,这种“抓拍”方式让她的作品充满了生动与真实。
陈漫特别提到了一位明星的拍摄经历。这位明星性格内敛,很少笑容,但在一次不经意的瞬间,陈漫捕捉到了他难得一见的笑容,这一瞬间展现了他温暖的真实面貌,成为经典之作。
此外,陈漫分享了她与一位独特老奶奶的拍摄故事。她描述道,老奶奶像取糖果一样轻松地拿出一根烟,点燃后慢慢享受。陈漫迅速按下快门,捕捉到了她陶醉在这一刻的神情,这一瞬间展现了陈漫对摄影的哲学: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最真实、最打动人心的情感。陈漫还鼓励同学们勇敢面对社交恐惧,她的建议是:“想拍就拍”,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摄影,也为所有追梦者提供了启示。
陈漫的经历和专业洞见,为同学们展现了一个勇于创新的艺术家形象。她的摄影哲学在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热爱,激励在场的每一个人追寻梦想,勇敢探索未知领域。这次讲座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更加自信和有动力。
第三次大师课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女性领袖对话。本次对话邀请了两位杰出代表:顶尖国际象棋棋手、世界冠军侯逸凡与新锐导演、科波拉弟子Margret Lu来与同学们进行分享。两位嘉宾跨越了体育与艺术、学术与创作的界限,分享了各自领域的独特见解与成长经历。
侯逸凡首先谈到了自己作为国际象棋棋手的职业生涯。她强调,尽管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相对短暂,但这段经历教会了她坚持与专注。在北京大学学习国际关系的时间里,她体验到了丰富的学术生活,这也成为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侯逸凡鼓励年轻人在面对职业规划时,要勇于尝试不同的领域,接触各种事务,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可能性。她特别提到,接受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不应因此而局限自己,而是要从中汲取教训,不断前行。
针对现场观众关于国际象棋爱好者如何平衡兴趣与学业的提问,侯逸凡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同时,她鼓励大家保持好奇心,勇于尝试新的视角和方法,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方式。
Margret Lu则从电影创作的角度,阐述了电影作为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媒介。她回忆起自己从小对文学的热爱,十一岁便开始写英文小说,这一经历为她日后的剧本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练习剧本写作期间,她更是将文学与电影艺术完美融合,创作出了多部优秀作品。
对于现场观众关于独立电影拍摄的相关提问,Margret Lu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最重要的是保持对电影的热爱和信念。同时,她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电影行业中脱颖而出。
此外,现场观众还就国际关系专业、文学坚持以及对科波拉等话题向两位嘉宾提出疑问。侯逸凡和Margret Lu分别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解给予了详细解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宝贵的建议。
大师们满怀对事业和生命无限的热爱,不断拓宽精神疆域,构建思想堡垒,追求自我实现,因而成为行业的翘楚、人生的主角。
这三场近距离的分享和生动的讲述想必给了同学们诸多思考和启迪。希望同学能够跟随大师们的脚步,找到属于自己的天赋和热爱,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未来,舞台一定是属于你们的。
扫一扫分享本页